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越南谈中越战争:越军总指挥披露惨败内情,称遭到打压排挤

南疆烽烟正十年 · 6 小时前
1984年7月12日,越军第二军区对我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前线,发动了加强步兵师规模的进攻。越军此役企图首先在那拉地区打开突破口,尔后依托既得阵地,逐点夺取被我收复的老山地区。其参战部队包括:第312师第141团、第316师第174团、第356师第876团和第149团,以及第198特工团和第821特工团各一部。
结果在我军16个师属以上炮兵营以及团营属炮兵的猛烈火力覆盖下,越军的作战企图彻底落空,精心筹划的进攻战役只进行了一个白天,就被迫草草收场,损失高达3000余人。这一仗是越军十年对华作战中最大的一场败仗,代号“MB84”战役,我军则称之为“船头地区7月12日防御作战”或是“7.12大捷”,也就是民间俗称的松毛岭战役,
2012年,越南作家范日陶(其弟弟是第876团士兵,在7.12当天阵亡)采访了当时的越军第二军区副司令兼河江前指司令、“MB84”战役前线总指挥黎威密。下面就是采访的记录。
1.png

问:您和杜梅(原越南总理、越党一把手)熟悉吗?
答:我在杜梅担任“300日区”接管单位的政委时见过他(根据《日内瓦协议》,该区域允许法军在海防驻扎300天),后来在他妻子去世时又见过一次……此后由于杜梅听信了黎德英(杜梅掌权时,黎德英是国防部长),一个既不看现在、也不顾过去与未来的人的言论,不再重用我。因为黎德英的背景是长征和黎笋那一派,而我是武元甲、黄文泰、黎仲迅那一派。
黎德英担任国防部长之后,彻底更换了旧的部队领导班子……他以我在河江前线(即老山前线)指挥作战时“不服从上级”为由,不让我这个军区副司令升任司令,其本质是想要培植他自己的亲信团队……(1987年7月,第二军区司令武立上将突然离世,但国防部并未提拔时任第二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的黎威密少将接任,而是调遣防化兵司令邓军瑞少将担任第二军区司令)
2.jpeg

问:当初在河江前线指挥作战时,您有哪些不服从上级命令的行为?
答:有很多次我没有听从上级命令。比如:总参谋部指示我率部队深入中国境内18公里,攻打麻栗坡县城,一个全是石灰岩山地的县城,但我没有执行……我说我打不了!国防部想打的话就用红头文件下达命令,打赢打输都由你们负责,我不担这个责任。还有个方案是用直升机拦截中国军队,在我国境内消灭他们,这个我也没听,因为我认为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效果也不好,那样打肯定会失败……
阮友安中将曾和我一起指挥作战,他也建议我按苏联的方式打:就是前后夹击,按照苏联的条令来打,我还是没听……我认为面对中国军队,在河江这种地形根本不能用苏联那套打法……当时苏联军事顾问也在河江……对于苏联的战法,只能借鉴其中的部分经验,绝不能生搬硬套地用苏联的战术来对付中国军队……
问: 请问1984年7月12日那场战役的作战计划是谁制定的?当时一次性投入4个团攻打某些高地。有人认为,这场战斗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机械套用“人海战术”,结果遭遇中国炮兵猛烈火力压制,导致失利?
答: 这场战役的作战计划是我制定的,副总参谋长黎玉贤也参与并见证了整个过程。该战役代号为MB84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有一名高级将领出卖情报,我们准备打哪里,他就提前向中国方面通风报信,导致我们还没有开火,中国军队就已经严阵以待……
3.jpeg

问: 据第313师炮兵中校黄文选回忆:当时我们的炮兵一开火,中国军队就全部撤出阵地,让我们白白消耗弹药。等我们的步兵攻上去时,原有的工事早已被摧毁,随后中国炮兵猛烈反击,我军无法承受,最终被迫撤退?
答: 那是另一场战斗……我们曾经发动3至4次大规模进攻,试图夺回1509高地(即老山主峰)。第一次大规模反攻,就是代号MB84的战役。我军曾推进到海拔800米处。当时天色接近拂晓,我们一开火,中国军队就集中了27个炮兵团,外加4到5个师属炮兵的火力进行覆盖,我们根本无法前进。
部队被迫分散推进,勉强到达海拔900米时,天快亮了,再也无法前进。我军一直坚守到下午4点钟的样子,但显然无法夺回1509高地。于是我向副总参谋长黎玉贤建议:“我们无法继续推进,战役计划可能流产,我建议下令撤退。”他向上级汇报后,上级最终同意……我在下午4点半下令撤退……
4.jpeg

问:这么说1984年7月12日的战役,是我军试图夺回1509高地周边一些阵地,但由于未能预料到中方炮火过于猛烈,导致我军损失惨重而失败?
答:我们当然知道中国军队火力强大,但我们采用的是自己的战术,利用突袭因素,即使对方火力占优,也能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问题是,我们军情局或总参二局有人叛变,向对方通风报信,导致突袭意图暴露……我军计划哪天打、几点打、投入多少兵力,他们全都告诉了中方……所以,我军刚一接触,对方就炮击数小时,我军无法推进,只能疏散队形……对方在高处一览无余,火力压制让我们寸步难行……
问:1509高地海拔超过1500米,我军得爬一整天才能上去吧?
答:部队头一天下午4点就从海拔200米处集结,逐步攀登至800米高度。
问:1984年7月12日,第356师第876团(访谈者弟弟所在的部队)是否负责攻打772高地?
答:7月12日的战斗目标是夺回772高地、姑易山、774高地、无名高地等泸江沿岸的据点……
5.jpeg

问:我们在前线发动了几次大规模进攻?
答:我们当时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役:夺回1509高地作战、772高地群作战、明新方向(即八里河东山方向)作战,第四次是685高地驱逐战……但第四次因我和阮友安中将发生争执而未能实施。1984年至1985两年间,我们实际执行了三次大规模攻势。
问:当年那些大规模作战失利后,前线指挥部是否召开总结会议?上级从中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
答:我曾撰写一份20页的详细报告提交给第二军区,总结和中国军队作战的战术经验,供当下和未来参考……
问:您还记得那份报告的主要内容吗?您认为未能夺回1509高地的原因是什么?
答:夺不回来是因为他们防守太坚固,兵力太多火力猛烈,而且1509高地的地形过于险峻;中国抢先占领了那里,所以比我们更有优势……
6.jpeg

问: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不用强大火力,在中国军队占领高地时直接开火歼灭?
答:我们哪有武器能歼灭中国军队?我们的炮兵只有一个旅,配备3套H12火箭炮(卡秋莎)和少量无后坐力炮……
问:一个炮兵旅有多少门炮?
答:大概40多门105毫米火炮……
问:听说当时我们曾把导弹运到河江,有这回事吗?
答:只有H12火箭炮……没有导弹!
问:那您是什么时候离开河江的?
答:1987年7月,当武立上将病逝后,上级没有安排我接任第二军区司令,而是调邓军瑞少将接替,我就回到河内的国防部66号宿舍区待命……之后再也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