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印度这个国家在国际上挺热闹的,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到处出镜,签协议、开峰会、搞改革,感觉整个国家都围着他转。可总统呢?德劳帕迪·穆尔穆这个人,很多人可能连名字都记不住,她平时干啥去了?为啥新闻里几乎见不到她的身影?这事儿说白了,不是什么阴谋论,而是印度政治制度的锅。印度用的是议会制,总统在那儿基本就是个摆设,总理才是真正管事儿的。这套系统从英国殖民时代继承过来,独立后就这么定了,总统代表国家统一,但权力全在总理和内阁手里。
先说说这个议会制到底啥意思。印度宪法里写得清清楚楚,总统是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官,还能任命总理、赦免罪犯啥的。但这些权力不是总统自己想怎么使就怎么使,得听部长会议的建议。部长会议谁领头?总理啊。所以,总统的角色更像个橡皮图章,签个字、出席个典礼、代表国家去国外转转。比方说,总统选举不是全民直选,而是由议会和各邦议员投出来的,五年一届。总理呢?他是议会多数党领袖,直接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不支持,他得滚蛋。这么一比,总统稳坐钓鱼台,但没实权;总理风口浪尖,但手握大棒。
拿穆尔穆来说,她2022年上台,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部落出身的总统,还挺有象征意义的。她来自奥迪沙邦的桑塔尔部落,当过老师、邦议员、运输部长,后来还做了贾坎德邦的州长。2022年7月,她击败对手亚希万特·辛哈,当选总统。她的工作主要是仪式性的,比如2025年年初,她去阿约提亚参加了拉姆神庙的开光仪式,还颁发了帕德玛奖给一些杰出人士。5月份,她在总统府主持了一个文学会议,6月份又去了国外访问葡萄牙和斯洛伐克,交换礼物、谈合作。7月份,她参加了杜兰德杯足球赛的开幕,旗帜挥挥,讲话说说鼓励体育发展。8月份,她接待了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搞了个欢迎仪式和宴会。这些事儿听起来挺体面,但媒体报道不多,因为不涉及国家大事。她的曝光率低,是因为她的职位决定了她不掺和日常决策,更多是维护国家形象。
反观莫迪,这家伙从2014年起就当总理,到现在第三任了。2024年大选,他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没拿到绝对多数,得靠联盟伙伴支撑,但还是稳稳坐住位子。莫迪的权力来源是议会支持,他是政府头头,管外交、内政、经济、国防全套。比方说,2025年上半年,他忙着处理和美国的贸易摩擦,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后威胁对印度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啥的。莫迪开内阁会议,评估情况,还保证不会牺牲农民利益。5月份,他推动了军事现代化,批准新装备采购。7月份,又和邻国谈边境问题,签协议。8月份,他去国际峰会,讨论全球贸易。这些事儿天天上新闻,因为直接影响老百姓生活。莫迪的风格强势,决策快,媒体爱跟,因为有料可挖。
为啥总统不露面,总理把持朝政?这得从制度根子上说。印度不是总统制,像美国那样,总统乔·拜登或特朗普直接管政府。印度学英国,国王或女王是元首,但没权;首相才是老大。总统类似英国国王,象征性强。宪法第74条明说,总统必须按部长会议建议行事,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议会无多数时,总统能选总理,但这很少见。历史上,总统偶尔使绊子,比如1987年拉吉夫·甘地时代,总统扎伊尔·辛格差点解散议会,但最终没成。正常情况下,总统低调,总理高调。
不止印度这样,好多国家都这样。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也是仪式性角色,真正的权力在总理奥拉夫·舒尔茨手里。德国总统选举由联邦大会投出,任期五年,主要签法案、接待外宾。新闻里,舒尔茨天天谈能源危机、乌克兰援助,总统呢?偶尔出席纪念活动。新加坡总统塔曼·尚穆加拉特南,印度裔的,2023年上台,也是象征性。总理李显龙或现在的新总理黄循财管政府。新加坡议会制,总统能否决预算,但很少用,主要作用是守护国家储备。这些国家总统不露面,因为媒体追逐实权人物。
印度这个模式有它的道理。独立后,制宪者怕权力集中一人手里,像美国总统那样大权独揽,容易出独裁。所以分散权力,总理对议会负责,议会能倒阁,保持平衡。但也有人批评,说总统太弱鸡,花纳税人钱养着干嘛?印度总统府拉什特拉帕蒂巴万超级豪华,每年维护费上亿卢比。网上有人吐槽,为啥需要总统,一切都总理说了算?但总统的作用在危机时显出来,比如议会僵局,总统能召集会议、任命看守政府,确保宪法运转。
莫迪把持朝政,这话有点道理,但他不是独裁。2024年选举,印度人民党丢了多数,得拉联盟伙伴,如泰卢固德萨姆党和人民联盟党。这些伙伴有时扯后腿,莫迪决策得妥协。比方说,2025年贸易谈判,他得平衡国内农民和国际压力。莫迪的强势来自他的个人魅力和党派支持,从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起,他就推经济改革,建工业园、修公路。全国层面,他搞“印度制造”、数字印度,经济增长快。但批评者说,他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边缘化少数群体,像穆斯林和基督教徒。2025年,自由之家报告说,印度民主下滑,媒体自由受限,异见者被打压。但莫迪的支持者说,这是媒体偏见,他让印度在全球更有分量。
总统穆尔穆的低调也反映了印度多样性。她是部落代表,上台后推教育和妇女权益,2025年7月,她在奥迪沙邦奠基学校重建项目,强调青年发展。但这些不头条,因为不涉及预算或政策大变。相比,莫迪的决定直接影响亿万人,比如2025年延长所得税申报期限到9月15日,帮老百姓松口气。
这么说吧,印度总统不露面不是因为被莫迪压制,而是制度设计如此。总理把持朝政,是因为他得对选民负责,处理棘手事儿。总统在那儿稳国家形象,避免权力真空。要是总统也抢镜,那国家就乱套了。其他国家如德国新加坡也一样,证明这套系统行得通。当然,印度有自己的问题,莫迪的强势有时让反对党喘不过气,但选举还在转,2029年大选说不定有变数。老百姓关心的是生活改善,不是谁露面多。总统低调,总理高调,这就是印度政治的常态。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