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特朗普要乌克兰让出领土!俄乌冲突持续近1300多天,终于要结束了吗?

海峡新干线 · 昨天 16:44
随着美国中东问题特使、乌克兰问题副使威特科夫五访克里姆林宫,双方意外敲定,8月15日将在阿拉斯加举行美俄领导人峰会。这可是俄乌战争打了快四年以来,美俄领导人首次“线下局”。白宫放话说,特朗普“决心”要结束这场战争和“杀戮”。
1.jpeg

所以,全世界眼睛都盯着,尤其是一个核心问题:传闻中特朗普想搞“领土交换”,到底有没有可能?
为什么是阿拉斯加?
首先,咱们得问,为啥选在阿拉斯加?这地方可不是随便挑的。阿拉斯加,1867年以前是沙俄地盘,后来卖给美国。普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踏上这片故土的俄罗斯领导人。
这个选址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充满历史暗示。有分析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地点“天然对俄罗斯有利”。你可以想象普京在会谈时,不经意间来一句:“你看,这片土地我们曾经拥有,后来给了你们。所以,乌克兰的那些土地,现在是不是也该给我们了?”。一句话,就把谈判调子定在了“土地是可以流转的”这个对俄罗斯极其有利的框架里。
所以,别以为这只是个简单的会面。从踏上阿拉斯加土地的那一刻起,一场围绕领土的心理战就已经打响了。
特朗普与普京的算盘
要看懂这场牌局,就得先看清两位主要玩家手里的牌和心里的算盘。
特朗普的风格,大家都很熟悉,是个商人,是个交易者。在他看来,旷日持久的战争是“亏本买卖”。他的核心目标很明确,就是不想在乌克兰亏钱。至于怎么止损,他似乎更倾向于一种简单粗暴的“交易”。美国副总统万斯近些时间
2.jpeg

他公开讲过,可能会有“为了双方更好而进行的领土交换”。这种把主权领土当成可以买卖的资产的观点,彻底颠覆美国传统价值观。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这么想。早在2025年初,他就曾试图用美国支持换取乌克兰价值不菲的稀土矿产开采权,结果那场会谈不欢而散,美国甚至一度暂停对乌克兰援助和情报共享。
但这里有个最大变数,就是特朗普说了不算。美国国会,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惊人一致。就在几个月前,国会还通过决议,重申美国“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在其1991年国际公认边界内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交易”想法,和美国“国策”完全对立。
这就好比一个公司CEO,想在外面签一个大单,但这个单子早就被董事会明令禁止。就算CEO和普京握手言和,这个协议在美国国内也可能是一张废纸,随时会被国会撕毁。
再看普京这边,他的目标从始至终就没变过,要乌克兰彻底认输。他的条件苛刻得像最后通牒:乌克兰军队必须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这四个州的地盘上完全撤走,注意,这里还包括俄军还没占领的地方,并且永远不能加入北约,还要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这与其说是谈判,不如直说是要对方投降。
那他为什么还要来阿拉斯加谈呢?他大概率在玩一种“双轨策略”。一边,他假装对谈判有兴趣,迎合特朗普“交易”心态,试图分化西方阵营;另一边,他对国内民众的宣传却是准备长期战斗,2025年还要再招兵45万。
3.jpeg

俄罗斯国内民意也很微妙。民众确实对战争感到疲惫,超过60%的人希望和谈。但你问他们愿不愿意把吃下去的土地再吐出来?绝大多数人会说“不”。这种“要和平,但不要失败”心态,给了普京巨大操作空间。他可以一边打,一边谈,用谈判桌上的“和平希望”作为武器,来消耗乌克兰和西方意志。
说白了,普京可能根本不指望在阿拉斯加签什么和平协议。他的真正目的,是把美国拖入一个漫长谈判过程。只要谈判在进行,特朗普就有理由减少甚至停止对乌克兰军事援助,毕竟“我们正在谈和平了嘛”。这样一来,普京兵不血刃,就能削弱对手实力,在真正战场上占据更有利位置。
乌克兰和欧洲的底线
这场牌局,主角是美俄,但赌注却是乌克兰的命运和欧洲的安全。他们虽然没坐上主桌,但他们的态度,也决定了牌局的最终结果。
对乌克兰来说,这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他们的宪法白纸黑字写着,任何改变领土边界的行为都必须经过全民公投。总统泽连斯基根本没有权力私下拿土地做交易。他反复强调,“领土问题的答案早已写在宪法里”。
乌克兰官方“和平方案”有十条,核心就是俄军全部撤走,恢复到1991年的边界。这和俄罗斯的要求完全是南辕北辙。
当然,乌克兰人民也累了。最新的民调显示,高达69%的民众希望通过谈判结束战争,这是一个巨大转变。但是,希望谈判不等于愿意投降。同一时期民调也显示,超过76%乌克兰人“断然反对”接受俄罗斯的条件。对他们来说,谈判是为了寻找一条不丢领土又能实现和平的路,而不是用领土去换和平。
4.jpeg

所以,对于泽连斯基来说,签署任何割让领土的协议都无异于政治自杀,会立刻引发国内的巨大风暴,尤其是在付出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代价之后,还是这个结果。
欧洲国家现在的心情,可以说是既紧张又恐惧。他们最怕的,就是美俄两个大国绕过他们,私下达成协议,把欧洲的利益给卖了。这让他们想起了历史上两次惨痛的教训: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和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
所以,在“特普会”之前,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紧急和特朗普、泽连斯基开了个视频会,统一了立场。他们提出了一个“五点共识”,核心思想就是:关于乌克兰的事,必须有乌克兰参与;如果俄罗斯不接受停火,就必须加大制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茨都公开表态,给特朗普划下了红线。
欧洲的策略很清楚:他们无法阻止特朗普去见普京,但他们要努力给这次会谈设定一个框架,把“交易”的定义从简单的“土地交换”,引向一个包含长期安全保障的复杂方案。他们想告诉特朗普:你想当和平缔造者可以,但后续的安全保障,得我们欧洲来主导。
不会有“和平”,能“停火”就算不错
综合以上所有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所谓的“土地换和平”正式协议,基本不可能达成。
法律上,乌克兰宪法不允许。政治上,泽连斯基不敢签,美国国会不批准,欧洲盟友会集体反对。民意上,俄乌两国人民都不接受这样的妥协。这事从根上就是个死结。
那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
5.jpeg

这就像一场打累了的拳击赛,裁判(美国)喊了暂停,但比赛没有结束。双方回到各自的角落,互相怒视,随时准备再打。
具体来说,短期结果可能是俄罗斯卖特朗普个面子,停火个几天,让其能有个结果可以拿来“赢”;而如果谈判还有机会持续,长期来看可能会是这样:
双方沿着当前的战线停火,形成一条事实上的、高度军事化的分界线。但乌克兰和西方不会在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占领区的吞并。特朗普口中的“领土交换”,可能只是在停火线上做一些微小的、战术性的调整,而不是大片土地的割让。
至于安全保障,乌克兰加入北约基本无望,作为交换,欧洲国家(可能由英法牵头)会向乌克兰提供长期的武器和训练,甚至派驻部队提供防空等支持,建立一个“小北约”来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对各方来说,这个结果虽然都不理想,却都能找到台阶下:
普京保住了已经占领的土地,可以对国内宣称取得了“胜利”。
特朗普可以吹嘘自己“停止了战争”,完成了一笔“历史性的交易”。
泽连斯基可以说自己没有在法律上放弃一寸土地,并为国家争取到了新的安全保障。
欧洲则顺势成为大陆安全的新主导者。
只是,特朗普的意见往往取决于最后一个和他说话的人是谁,变卦是常有的事。以至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特朗普今天又告诉欧洲领导人,美俄元首会晤时,将不会讨论任何可能的领土划分问题,其会谈目标是促成停火。
所以,不要对阿拉斯加会晤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它大概率不会带来真正的和平,而只是把一场热战,变成一场冷战。它不会解决乌克兰问题,而是会创造一个长期的问题——一条新的“铁幕”将从欧洲东部落下,一个被撕裂的国家和一场被冻结的冲突,将成为未来几十年里,悬在欧洲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