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撕毁中马合同转向日本,拒赔中国361亿的马来西亚,现在怎样了?

半截的诗 · 4 小时前
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ECRL)作为连接该国东西海岸的重要基础设施,最初被设计为总长688公里的现代化铁路,计划连接哥打峇鲁到巴生港等多个重要城市。
2016年马来西亚时任总理纳吉布与中国达成协议,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承建,项目成本约655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000多亿元),当时双方热情高涨,这条铁路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的旗舰项目,预计将为马来西亚东部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png

然而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出现戏剧性变化,92岁高龄的马哈蒂尔率领希望联盟击败纳吉布,重新执掌政权,上任仅两个月,马哈蒂尔就对中马合作的多个大型项目发起审查,其中东海岸铁路首当其冲。
马哈蒂尔对外宣称,这些项目涉嫌成本虚高和腐败问题,并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单方面叫停工程,对于中方提出的高达361亿人民币(折合217.8亿林吉特)的违约金,马方断然拒绝支付,理由是合同对马来西亚不公平。
2.png

更令人意外的是,马哈蒂尔随后转向日本寻求合作,他曾多次访问日本,与时任首相安倍晋三会面,公开赞扬日本的高铁技术,并邀请三菱重工等日企接手项目,这一举动背后,是马哈蒂尔试图平衡中国在马来西亚影响力的战略考量,同时也是向国内选民展示其强硬姿态的政治表演。
然而日本对这一邀请反应冷淡,最终婉拒了接手的可能性,为何日本会拒绝?一方面是考虑到项目风险和自身在印尼、越南的铁路投资,另一方面也不愿因此损害与中国的关系。
3.png

项目暂停给马来西亚带来了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47亿林吉特,东部地区失业率攀升至18%,基础设施投资者信心骤降,国际上,马来西亚的主权评级受到质疑,融资成本上升1.7%,一系列跨国项目因信任危机而流产,同时已进场的中国工程设备闲置生锈,每天造成巨额损失。
在内外压力下,马哈蒂尔政府开始软化立场,2019年初双方重启谈判,这一次,中方展示了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带着详尽的技术报告与生态评估,逐条回应马方的顾虑,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谈判,双方于4月达成新协议,项目造价降至440亿林吉特,路线优化缩短至640公里,同时增加政治风险条款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png

令人惊喜的是,重启后的项目进展迅速超过预期,中国工程师引入模块化施工技术,有效克服了当地复杂地质条件的挑战,截至2025年7月,整体进度已达85%,其中41条隧道中的40条已经贯通。
云顶隧道作为东南亚第一长隧道也已成功打通,同时列车采购工作也在积极推进,首批列车预计将于2025年底运抵,整个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完工,2027年初开始运营。
5.png

项目重启后,双方合作模式也得到升级,中马各持股50%,但马方将获得80%的运营收益,同时中国交建向马方进行技术转移,促进本地化生产能力,这一合作模式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范例,不仅连接马来西亚东西岸,缩短旅行时间从7小时至4小时,还将作为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整个东南亚区域的互联互通。
更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交通部已在考虑将ECRL延伸至泰国边境,与泰国现有或计划中的铁路连接起来,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整合,这表明尽管项目曾经历挫折,但其战略意义已得到充分认可,甚至有扩大的趋势。
6.png

而对于引发这场风波的马哈蒂尔,他的政治生涯却大不如前,2020年2月由于执政联盟内部分裂,马哈蒂尔辞去总理职务,2022年大选中,他的政党惨遭失败,他本人也失去议席,宣布退出政坛,如今99岁高龄的马哈蒂尔虽偶尔仍对时事发表评论,但政治影响力已大幅削弱。
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波折给国际合作带来深刻启示,契约精神和互信是国际合作的基石,而政治因素过度干预经济合作将适得其反,对马来西亚来说,这是一堂昂贵的课程,也促使其在后续的国际合作中更加审慎。
7.png

对中国而言,这次经历证明了中国企业在面对国际合作困境时的韧性和灵活性,通过诚意谈判和技术实力赢得了尊重,对整个区域而言,东海岸铁路即将成为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重要纽带,展现了基础设施合作的长远价值。
人的目光短浅时会失去远见,国家的决策短视时将错失机遇,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从危机走向重生的故事,不仅是一条铁路的建设历程,更是对国际合作中相互尊重、共赢共享理念的生动诠释,当火车终于在这条跨越马来半岛的铁路上奔驰时,它不仅连接着城市与城市,也将连接更加紧密的区域命运共同体。
8.png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 张文木:“一带一路”与世界治理的中国方案(下)
新华网 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全部隧道贯通
9.png

10.png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