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以军随时可能空袭,伊朗却选择躺平,至今连一件中国武器都不肯买

陶陶读历史 · 3 小时前
以军随时空袭,伊朗军费飙升至460亿美元,却仍1件中国武器都没买
在中东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威胁从未消退。2025年,随着以色列多次公开表示准备对伊朗发起新一轮空袭,伊朗的国防压力急剧上升。
1.jpeg

根据《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阿拉伯防务”网站(Arab Defense)和《以色列时报》(The Times of Israel)的报道,以色列军方高层已多次暗示,最快在8月底或今年12月,可能发动第二次大规模空袭,目标直指伊朗的军事设施、军工目标和核相关项目。
这种“随时空袭”的态势,让伊朗不得不加速国防建设。
伊朗议会近期批准大幅提升军费开支,2025年国防预算估计飙升至460亿美元,主要用于提升国产军事装备水平,并提出“十年战争”的战略构想。
然而,尽管军费大幅增加,伊朗在外国武器采购上却表现出谨慎态度,特别是与中国相关的军贸合作。
虽然伊朗曾对某些中国武器表现出兴趣,但截至目前,并未从中国购买任何一件武器。这不仅反映了伊朗国防策略的复杂性,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伊朗军备现代化路径的广泛讨论。
2.jpeg

以色列的空袭威胁是毋庸置疑的。早在2025年6月,以色列已发动针对伊朗的大规模空袭行动,摧毁了部分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完全摧毁了伊朗的指挥系统,导致伊朗遭受重创。
以色列人的空袭暴露了伊朗防空系统的严重缺陷:雷达未能有效探测来袭目标,防空导弹拦截率低下,空军甚至不敢大规模升空迎敌。
以色列战机从数千公里外起飞,轻松掌握伊朗上空的制空权。这场冲突虽短暂,但伊朗的反击主要依赖导弹部队,虽然部分导弹成功突防,却未能造成以色列方面值得一提的损失,甚至未击毙任何以色列士兵。
随着战事推进,伊朗导弹库存迅速耗尽,因为以色列的空中优势允许其随时摧毁伊朗的导弹发射车和发射井。最终,美国B-2轰炸机的介入,成为一锤定音的打击,将伊朗核设施彻底摧毁。
面对这种空中威胁,伊朗的重中之重是重建防空系统和空军力量。伊朗议会迅速行动,通过加强武装力量的草案,大幅提升军费开支。
3.png

根据“阿拉伯防务”网站的报道,伊朗2025年国防预算估计达到460亿美元,比上一年大幅增加,主要用于国产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这一数字的来源是基于伊朗议会批准的预算草案,汇率折算后约合460亿美元,主要聚焦于导弹技术、防空系统和无人机领域的自主创新。
同时,伊朗军方高层提出“十年战争”的战略构想,强调长期备战能力,应对潜在的持久冲突。这笔巨额军费的注入,本应让伊朗有资本从国际市场采购先进武器,以弥补本土技术的短板。
但现实情况却出人意料:尽管伊朗在语言上积极寻求外国武器支持,却至今未从中国购买任何一件武器,这与其国防需求的紧迫性形成了矛盾。
年初时,伊朗曾传出计划购买中国歼-10战斗机的消息,这一传闻甚至引起了美国五角大楼的关注。根据Newsweek和The Hill的报道,今年7月,一位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五角大楼发言人帕内尔:“据传伊朗已经与中国签订协议,准备采购40架中国制造的战斗机。您如何看待伊朗与中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这是否引发美国的担忧?”
帕内尔回应道:“显然,我们对这件事保持高度关注,也感到非常担忧。”
4.jpeg

这个消息一度引发了中国军迷的兴奋,但是最终却证明,所谓的购买歼10不过是雷声大雨小。
除了歼-10,伊朗也曾被认为可能购买中国的红旗-9BE防空导弹系统。这种系统以其先进的技术和性价比闻名,能有效应对空中威胁。
根据Arms Control Association和FDD的分析,伊朗与中国在军事合作上虽有加强,但并未涉及直接武器销售。中国官方多次否认向伊朗出售武器,自2005年以来,中伊间无正式武器交易记录。
相反,伊朗似乎更倾向于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和苏-35战斗机。尽管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武器出口能力受限,但伊朗仍优先考虑这些装备。
说实话,这着实令人费解,因为俄罗斯武器的表现,在俄乌战场上已暴露诸多问题,如S-400的拦截效率未达预期,苏-35的实战性能也备受质疑。
在笔者看来伊朗军费飙升却未买中国武器的原因,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
5.jpeg

首先,从历史角度看,伊朗对中国武器的印象并不好。两伊战争时期,伊朗曾大量采购中国武器以救急,但当时中国武器质量因国内因素而存在不足,这留下了负面记忆。尽管中国军工技术已今非昔比,但这种历史印象可能影响伊朗的决策。
其次,兼容性问题不可忽视。伊朗军备体系长期依赖美国和俄罗斯武器,而巴基斯坦等国则习惯中国系统。如果贸然引入歼-10或红旗-9,可能导致装备不兼容,训练和维护成本激增,无法迅速形成战斗力。
最后,伊朗的自视甚高和自主研发偏好是关键因素。伊朗一直强调“自力更生”,即使引进武器,也要求技术转让,以便本土生产。但中国在武器出口上,通常不愿轻易转让核心技术,以保护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以伊冲突暴露了伊朗的情报漏洞,几乎被中情局和摩萨德渗透得像筛子一样。一旦将技术转让给伊朗,难保伊朗内奸不会将这些绝密情报交给美以。
伊朗的这一策略,在以色列威胁下显得风险极高。以色列的空袭能力已证明强大,伊朗防空仍形同虚设:雷达盲区、防空导弹低效、空军畏战。军费飙升本应加速现代化,但未买中国武器,反而让伊朗依赖国产和俄罗斯装备。
然而由于俄罗斯目前的现状,俄制武器根本不顶用,更别提伊朗粗制滥造的“自主研发”武器了。如今伊朗上空依然形同虚设,只希望伊朗多多向上苍祈祷,以色列空军千万别来空袭。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