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地区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满意度仅 28%,不满意度达 55%。国台办就此强调,任何分裂行径都不得人心。
这组悬殊数据,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台湾社会对当前执政者的态度。28% 的满意度,意味着多数民众对其施政方向和具体举措持否定立场;55% 的不满意度,则清晰传递出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样的民调结果,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
“大罢免” 投票中,民进党推动的多项提案遭遇滑铁卢。原本试图通过政治操弄巩固自身势力,却没想到引发民众普遍反感。投票结果显示,大量选民用选票表达了对这种政治算计的抵制,直接冲击了赖清德团队的民意基础,使其支持率应声下滑。
台风灾害过后,民进党当局的救灾表现堪称糟糕。灾区民众急需物资和救援时,官方反应迟缓、协调混乱,大量求助信息石沉大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蓝营县市积极组织力量,高效开展救灾工作,赢得民众赞誉。这种强烈反差,让更多人看清了赖清德团队在民生事务上的无能与懈怠。
赖清德顽固坚持 “台独” 路线,将政治私利置于台湾民众福祉之上。其种种行径,不仅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导致台湾在经济、民生等诸多领域发展受阻。在国际舞台上,“台独” 主张更是四处碰壁,没有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会承认所谓 “台湾独立”,这让台湾的国际空间不断被压缩,民众对此怨声载道。
国台办多次严词驳斥 “两岸互不隶属” 的谬论。明确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不容置疑的历史和法理基础。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行为,都是对民族利益的背叛,必然遭到全体中华儿女的坚决反对。
大陆在反 “独” 促统方面行动坚定。军事上,常态化开展绕台军演,展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大实力;法律上,出台多项法规,严厉惩治 “台独” 顽固分子,形成有力震慑;外交上,持续向国际社会阐明一个中国原则,争取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与支持,不断压缩 “台独” 势力的生存空间。
三国时期,大陆与台湾就有密切交往,吴国船队曾抵达台湾,开启两岸交流先河。宋元时期,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逐步加强,设立行政机构进行有效治理。明清时期,这种管辖进一步深化,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更加紧密。近代以来,台湾人民与大陆同胞共同抗击外来侵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在共同奋斗中愈发深厚。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则进一步确认了这一原则。这些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从法律层面彻底否定了任何形式的 “台独” 主张。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台湾始终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存在,“台独” 势力所谓的 “法理依据”,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台独” 势力幻想依靠外部势力实现分裂目标,完全是异想天开。外部势力看似的 “支持”,本质上是将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一旦触及自身利益,便会毫不犹豫地牺牲台湾利益。两岸实力对比早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大陆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强大实力,为维护国家统一提供了坚实保障。
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陆市场和资源支持。多年来,大陆推出一系列惠台政策,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创业、就业、学习、生活提供便利,促进了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湾才能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台湾民众才能真正受益。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福祉所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赖清德团队陷入信任危机,民调结果已给出明确答案。大陆在统一问题上的立场坚定明确,历史与法理都站在统一这边。“台独” 势力的任何挣扎都是徒劳,两岸统一的大势不可逆转。台湾同胞应认清形势,坚决反对 “台独”,与大陆同胞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回到正确轨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