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伊朗27个改革派联合声明:改革军队、大赦政治犯,还想和美国建交

探史纪闻 · 4 小时前
«——【·前言·】——»
从2005年报道内贾德当选总统至今,木叔报道和评论伊朗等中东话题已经20年了。
1.jpeg

发现今年的伊朗和往年不一样,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此前被强硬派和保守派明显压制的改革派与温和派,越来越多发声,而且公开表达都很大胆。
这是过去20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或许说明哈梅内伊政权真的面临一个变局的关键节点。
«——【·二十年蛰伏:改革派的觉醒与崛起 ·】——»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政治始终在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拉锯中前行。1997年哈塔米当选总统时,改革派曾短暂主导政局,推动外资引入、媒体开放等政策,使伊朗人均GDP一度回升至2200美元。
2.jpeg

但2005年内贾德上台后,保守派全面收紧权力,改革派逐渐沦为政治边缘群体。这种局面在2025年出现戏剧性转折。随着以伊12天战争的爆发,伊朗经济遭受重创——里亚尔对人民币汇率跌至0.0001711,工业产出因能源危机下降46%,50%的工业园区被迫停工。
3.jpeg

在首都德黑兰,面包价格较2024年上涨300%,青年失业率突破28%,民众对现状的不满达到顶点。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改革派迎来历史性机遇。前总统鲁哈尼率先发声,呼吁"大幅调整内外政策以恢复民主",随后27个改革派组织迅速跟进,形成自1997年以来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4.jpeg

这些组织中既有哈塔米时期的"建设公仆党",也有鲁哈尼时代的"伊朗改革阵线",更包括近年来新兴的青年政治团体,其联合行动显示出改革力量的空前团结。
«——【·11点纲领:直击体制的改革利刃·】——»
这份长达15页的声明,将经济改革置于首要位置。针对当前困境,改革派提出"建立独立央行""取消能源补贴""吸引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措施,试图扭转工业停滞、资本外逃的颓势。
5.jpeg

值得注意的是,声明特别强调"将石油收入的30%直接用于民生项目",这与保守派长期将石油利润投入地区扩张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在政治领域,改革派要求"修改宪法第107条,限制专家会议权力",并"建立独立司法体系"。
这两项主张直指伊朗权力结构的核心——专家会议作为选举和监督最高领袖的机构,长期由保守派把控,而司法系统则被批评为政治斗争工具。
6.jpeg

更具突破性的是,声明首次明确提出"允许政党合法活动",这将彻底改变伊朗自1979年以来的一党主导局面。 军事改革是声明的另一焦点。改革派主张"整合革命卫队与常规军指挥体系",并"将军事预算削减20%用于民生"。
这一主张直接挑战革命卫队的特权地位——这支拥有12万兵力、掌控伊朗40%经济实体的武装力量,长期被视为保守派的权力根基。与此同时,声明呼吁"建立文职国防委员会",试图将军事决策从革命卫队手中转移至民选政府。
7.jpeg

外交政策的转向最为激进。改革派提出"承认以色列主权""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全面参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这些主张与伊朗现行的"抵抗经济"战略背道而驰,尤其在美伊刚经历6月核设施袭击事件后,此类言论无异于政治地震。
«——【·内外交困:改革派的现实困境·】——»
改革派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在国内,保守派掌控的宪法监护委员会已启动对声明合法性的审查,革命卫队机关报《法尔斯通讯社》连续三天发文谴责改革派"背叛伊斯兰革命"。
8.jpeg

更微妙的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虽在2024年8月表态"与敌人接触没有障碍",但同时警告"不要相信美国",为改革派的外交努力划定红线。 国际环境同样充满变数。
尽管改革派主张缓和对美关系,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8月20日明确表示,"不会因伊朗内部政治变动调整对伊政策",并强调"解除制裁的前提是伊朗彻底放弃核计划"。
9.jpeg

以色列则通过《耶路撒冷邮报》放话,"任何与伊朗建交的国家都将被视为敌对行为",试图孤立改革派的外交努力。 改革派内部也存在分歧。8月21日,佩泽希齐扬政府副总统扎里夫突然辞职,公开批评"改革进程受制于保守派掣肘",暴露改革阵营在具体政策上的矛盾。这种内部分化,使得改革派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合力。
«——【·结语·】——»
历史的时针指向2025年的伊朗,这个中东大国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改革派的11点纲领,既是对现状的激烈批判,也是对未来的大胆设想。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政治浪潮都将深刻改变伊朗的政治生态,其影响注定超越国界,波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格局。
10.png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