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人口3500多万,连一条河流都没有!用水怎么解决?
在沙漠深处维持人均日耗水271升的秘密,正在透支石油大国的未来。一个没有河流的国家,用天价补贴农业和海水淡化支撑起全球第三的人用水量,却在红海沿岸制造了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生态死区。
当小麦出口量从410万吨峰值断崖式下跌时,沙特人突然发现石油能买来淡水厂,却买不回消失的珊瑚礁和地下300米的水层。
全民节水运动海报至今贴在利雅得超市的入口处,超市后门却堆积着成箱的法国依云矿泉水。
这种荒诞的割裂源于沙特独特的用水格局:海水淡化支撑着70%城市用水,但每生产1吨淡水需燃烧1.5吨原油,淡化厂烟囱永远与清真寺尖塔比肩而立。
更致命的是农业补贴政策,每收获1吨小麦需要消耗5000吨地下水,而这个数字在美国加州只需1200吨。
2018年吉达洪灾暴露出更深层危机,全年积攒的雨水冲垮了12座水坝。
雨水收集系统在气候变化面前形同虚设,沙特年均降雨量从80年代的150毫米骤降至现在的50毫米。
当沙漠开始吞噬淡化厂,沙特王室终于开始拆除沙漠中的圆形农场,那些用石油美元画出的绿色奇迹,不过是透支子孙资源的死亡螺旋。
有钱任性终归敌不过自然规律。
迪拜用滑雪场证明财富可以对抗气候,沙特用小麦田演绎资源错配的悲剧。
当沙特开始从苏丹租赁耕地、从澳大利亚进口牧草,或许该重新理解《古兰经》里关于节俭的教诲——真正的洁净不该以掏空大地血脉为代价。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