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短暂的以伊冲突,彻底暴露了伊朗空军的致命软肋,也让这个中东国家曾经引以为傲的军购决策陷入全民反思。
今年6月13日,以色列空军突入伊朗领空,对多个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在持续11天的冲突中,伊朗防空系统形同虚设,服役数十年的F-14“雄猫”和米格-29战机在以色列F-35面前如同活靶子。
讽刺的是,就在冲突爆发前,伊朗媒体还在热炒“淘汰中国歼10C、转向俄罗斯苏-35”的战略决策。
而当以色列导弹精准摧毁伊朗核设施时,社交媒体上疯传的却是另一组数据,今年5月7日,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10C连续击落三架法国“阵风”战机。伊朗后悔放弃歼10C了吗?
伊朗的天空之殇
在这场不对等的空中对抗中,以色列战机几乎未付出代价就夺取了伊朗的制空权。
伊朗空军主力战机F-14和米格-29的航电系统甚至比现代智能手机还要落后,根本无法组织有效防御。整个防空体系在以色列的电子战压制下全面失灵。
这场冲突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伊朗空军装备的致命短板。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伊朗军方对俄罗斯的态度开始转向不满。曾经引以为豪的俄制防空系统,在实战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伊朗国防部面临巨大压力。社交媒体上,伊朗网民痛心疾首地呼喊“上当了”,矛头直指年初政府确认订购的24架俄罗斯苏-35S战斗机。
这些被寄予厚望的战机在冲突中全程“隐身”,未能形成有效防御力量。
弃购中国战机的决策内幕
时间回溯到冲突爆发前,伊朗官方今年1月高调宣布与俄罗斯达成苏-35采购协议。这一决定意味着伊朗放弃了此前谈判多时的中国歼10C战机。伊朗为何选择苏-35?背后有着复杂考量。
从单机性能参数看,苏-35作为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具备更远的航程和更大的载弹量。
它不仅能搭载空空导弹执行制空任务,还能携带反舰导弹进行海上攻击。这种“一机多用”特性对预算有限的伊朗颇具吸引力。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伊朗对西方技术封锁的应对策略。伊朗长期对中国武器心存疑虑,始终未能像巴基斯坦那样建立互信合作。
在技术评价上,伊朗认为歼10C既无法与法国“阵风”比肩,也不如俄式苏-35。
财政因素同样关键。伊朗年度军费仅约80亿美元,远低于邻国巴基斯坦的100亿美元。通过向俄罗斯提供“沙希德-136”无人机的交换方式,伊朗获得了24架苏-35,自认“捡到大便宜”。
冲突后的全民反思
5月7日的印巴空战成为转折点,巴基斯坦的歼10C击落三架法国“阵风”战机的战绩在伊朗社交媒体疯传。
与此同时,中国空军内部对抗演练中,歼10C凭借先进的PL-15导弹和态势感知能力多次压制苏-35S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一边是本国战机在首都上空被羞辱性碾压,一边是曾触手可及的战机在邻国战场大显神威,伊朗网民的情绪爆发在情理之中。
社交媒体上,一条被广泛转发的评论这样写道,若当初选择歼10C,至少能组建4-5个现代化中队,伊朗何至于此?
美国《军事观察》杂志8月9日的评论更是在伤口上撒盐。该刊直言,伊朗采购苏-35是战略失误,歼-10C才是伊朗防空困境的最优解。美媒一反常态为中国战机背书,背后意图耐人寻味。
战机性能的现实对比
抛开政治因素,单纯从技术角度分析,歼10C与苏35各有优劣。苏35配备更大尺寸雷达,探测功率更高;其矢量推力发动机提供更高机动性,可在不开加力燃烧室情况下实现长时间超音速巡航;超远航程足以覆盖伊朗广袤国土。
然而歼10C在关键性能上更具优势。作为单发中型战机,其采购单价仅4000-5000万美元,全寿命维护成本远低于双发重型的苏-35S。
中国航空工业年产能稳定在数十架规模,而俄罗斯苏35即使在扩大产能后,年产量最多也只有12-18架,且需优先满足俄空天军需求。
伊朗国土面积达164万平方公里,面临多方向防空压力,急需的是能快速形成战斗力的规模机群,而非少数性能先进但交付缓慢的重型战机。
产能差距成为致命短板,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泥潭,工厂产能全扑在前线需求上。伊朗网友吐槽,等苏-35交付要等到猴年马月。
地缘政治的现实困境
伊朗如今陷入两难境地,与俄罗斯的军购协议涉及能源换武器的复杂捆绑,撕毁合约将付出沉重政治代价。然而冲突后伊朗对美以态度举棋不定,左右摇摆,让中方难以全力推进军售。
美国《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CAATSA)如同悬顶之剑。埃及、土耳其因采购俄制武器遭制裁的前车之鉴,使伊朗在军购抉择时不得不瞻前顾后。
技术转让也是核心障碍之一。伊朗曾提出引进歼10C生产线的设想,但中国对此持谨慎态度。
据俄罗斯武器电报频道报道,伊朗国防部长纳西尔扎德近期访问中国,重点考察中式武器装备,歼10C成为重点考虑对象。
歼10C单机价格约6000万美元,包括培训和后续配套服务后,整套费用约9000万美元。
伊朗战略误判的苦果已难以消化。要彻底改变空军的逆势局面,伊朗需要在未来10年内引进100-300架新型战斗机,才能与以色列空军抗衡。
然而现实是,即使现在转向歼10C,也面临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
阿塞拜疆引进40架“枭龙3”时,单价已突破1亿美元。即使中国对伊朗提供优惠,歼10C价格也难以低于7000万美元。
若伊朗采购100架,仅飞机本身就需要70亿美元资金,再加上霹雳-15空空导弹、后勤设施建设和飞行员培训等费用,总预算将超过100亿美元。
对伊朗而言,唯一的出路可能是全力扩大对华石油出口,以换取急需的战机。但重建空军之路漫长,至少需要5-10年时间。在此期间,伊朗天空的漏洞仍将持续存在。
据最新报道,在伊朗防长之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也即将访华,届时伊朗会不会谈及军购相关内容,众人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
伊朗总统将访华” 2025-08-08 11:01来源:中国日报网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