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俄罗斯若倒下,中国会四面楚歌吗?李莉警示安全与经济代价

麒元点评 · 昨天 18:02
“倘若俄罗斯在战争中倒下,我国会否四面楚歌?”
这是一场已经持续三年的战事,2022年开火,两军在东欧拉开正面对撞。开局的气势很足,想速胜的算盘没打响,乌克兰顶住了,背后是一条条物资线、一车车援助。战线推拉,战场换手,表面上哪边都没能一拳定乾坤,实际消耗像磨盘,一刻不停。
1.jpeg

时间越久,代价越重,俄罗斯面对的不是一个对手,而是一整套制裁、封堵、舆论压力叠在一起。能源出口梗住,进口替代加速,物价波动,口袋压力能感受到。乌克兰那头靠着援助撑着,装备和训练一批接一批,在几个战段里还打出过反推的节奏。放眼今天,还是胶着。谁都没躺平,谁也没能脱身。
就在这种背景里,有人发问:如果俄罗斯倒下,中国会不会被堵到墙角?“四面楚歌”四个字很有画面感。它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看地图,俄罗斯是我们北向最大邻居,疆域长,纵深大。这个存在带来的,是一道天然缓冲。军事层面,它的威慑力一直摆在那儿,从导弹到核力量,从寒地机动到远程空天,都不算软牌。这样的对手,任何人动手前都得算账。
中俄这条线不只安全,能源、资源、物流走廊,都是明面上的互补。油气管道的稳定供给,对我们这种能源消费大国说句“不能少”不过分。彼此在远东、太平洋方向的演训配合,也让某些海空方向的挑衅多掂量几分。
2.jpeg

如果这根支点失手,北向压力会加大,这是常识。地缘上,东欧的火线一旦彻底向东推,前沿阵地的距离更短,预警时空被压缩,战略纵深会“瘦身”。北约的存在感就会更硬朗地贴上来,东北亚的某些小动作也会更跳。有人提起抗美援朝的历史提醒,意思是,北方安全一旦告急,我们从不袖手旁观。
一头是战场,另一头是账本。撑起这场冲突的,是海量的军费、物流、政治动员。美国在其中贡献最大,援助像流水,工具包越搬越多。有人盯利润,有人盯选票,有人盯战略重心。亚洲的博弈、中东的火星、国内的民生,统统在抢注意力。把所有筹码都压在东欧,这个选择不一定有人愿意一直扛。
3.jpeg

欧洲和俄罗斯断了能源合作之后,成本变化肉眼可见。企业算不过来账,居民也扛不住高价,街头的情绪不难想象。乌克兰难民的安置和融合,是社会治理的考题,治安、就业、财政都受影响。精力被拖住太久,厌战情绪自然滋生。嘴上表态容易,掏钱掏装备掏人,次次都不轻松。这样的大环境,注定让“继续到底”变成一件每一步都要再讨论的事。
亚洲这边,想要“合围”,谈何容易。日本是经济体量不小的邻居,安全上跟着美国节奏,经济上又离不开区域合作,天生纠结。它是岛国,资源依赖外部,任何对抗升级都会牵动产业链、汇率和市场,关键时刻掂量的是综合代价。韩国长期面对半岛对峙,安全注意力多半锁在北面,谁也不想被裹进额外的正面冲突。至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想在远海对一个体量巨大的国家实施持续军事压力,成本只会成倍增长,这一点所有军校学员都算得清。
中国这几年把家底放在阳光下,军队现代化的节奏摆在那儿,工业体系完整,供应链韧性强,科技投入持续,外贸伙伴多元,手里的牌不算少。区域内还有一整套对话机制和危机管控工具,从热线到演训通知,从海空相遇规则到经贸协定,都是降风险的装置。对手每往前迈一步,也得过这一关一关。
4.jpeg

有人用“被孤立”来吓唬,但做过生意的人都懂,真正的孤立是流量、订单、合同一块儿掉。看现实,全球供应链里中国的位置并没有被替代,很多合作方在算大账的时候还是把“稳定预期”放在第一位。俄乌冲突教了大家一课,地缘的火一旦点着,传导到物价、到电费、到就业,速度很快。与其盲目选边,倒不如稳住生意盘,留足回旋余地。这种务实,在不少国家已经成了共识。
当然,忽视风险也不行。北向屏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一旦削弱,我们的边境防务、空天预警、能源通道、外贸线路都要做针对性加固。高烈度对抗的可能性不高,不代表中低烈度摩擦不会增加。我们需要把预案做在前头,从边海空的立体防御到关键基础设施的抗打击能力,从舆论沟通到经济去风险,都要一项项落地。
李莉抛出那个判断,更像一记钟声:别把安全感寄托在他人身上。邻居强,当然是好事;邻居弱,自己也不能慌。这场冲突的走向还在变,今天的态势不等于明天的局面。美国的政策摆动、欧洲的产业焦虑、乌克兰的承受极限、俄罗斯的动员能力,都是变量。把风险想得更坏,把准备做得更足,才有底气在风向转瞬即变的年代稳住自己。
5.jpeg

俄罗斯的军力和国力底子不薄,哪怕面临重压,也不是说倒就倒。战场之外,它还有谈判筹码,还有长期资源牌。局面会拖,会变,未必朝单一方向滑下去。真正决定我们安全感的,还是自身的定力和实力。只要这两样在手,就算风从四面吹来,也能稳住脚跟。
这场冲突终归要落幕,方式和时间不好猜。无论结局如何,中国不会把自己推到绝路上去,更不会把命门交给别人去捏。把每一天的基础工作做好,耐得住争议和噪音,才是真正的硬核。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