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普京不想再打了,俄军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1亿俄罗斯人一个交待

风吟枪啸 · 昨天 12:23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国家领导人会在战场上取得一定进展后,突然转向谈判桌?想想普京的处境: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东部推进,控制了大约20%的土地,包括通往克里米亚的走廊,这是否已经足够让他对国内民众有个说法?我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话题,从俄罗斯的战略调整,到领土现实,再到国际压力的影响,或许你能自己看出战争转折的逻辑。
1.jpeg

先问问自己,普京的初始目标是什么?回想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时,目标是快速推翻乌克兰政府,实现所谓的“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但现实呢?初期推进到基辅郊区后,俄军遭遇抵抗,不得不撤退,转而聚焦东部顿巴斯地区。到2023年,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18%左右的领土,包括卢甘斯克大部分和赫尔松部分。你觉得这算成功吗?对普京来说,这些土地包括战略要地,如连接克里米亚的陆桥,这在国内宣传中可以被包装成保卫主权和历史权利的胜利。路透社在2024年5月报道,四位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透露,普京认为现有战果已能向俄罗斯人宣告胜局,避免进一步大规模动员。
为什么普京可能不想继续打下去?考虑人力成本:2022年9月,俄罗斯进行部分动员,征召30万人,这导致支持率短暂下滑,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出现抗议。你知道吗,那次动员后,数百万人逃离国外,避免征兵。现在,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推进,但仅限于缓冲区,没有深入乌克兰防线。北约司令指出,要突破需要总动员,但普京多次通过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不会再来一轮。为什么呢?因为国内经济转向战时模式,生产无人机和炮弹取代民用商品,民众负担加重。人口数据显示,俄罗斯约1.4亿人,但军事适龄男性有限,伤亡已超50万(根据西方估算),再打下去,是否会引发更大不满?普京在2024年5月访问白俄罗斯时表示,开放基于“当前现实”的谈判,这是否暗示他觉得领土足够给民众一个交代?
再想想领土的价值:俄罗斯控制的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卢甘斯克部分,以及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些地方资源丰富,有工业基地和黑海通道。你觉得普京如何向1亿多俄罗斯人解释这些收获?宣传中,这被描述为解放“历史俄领土”,并获得通往克里米亚的陆地安全。俄罗斯宪法已将这些地区纳入版图,放弃不可能。但问题来了:俄军并未完全控制四个州,剩余部分需更多兵力。你会问,为什么不继续进攻?因为进一步进展需牺牲更多,风险国内稳定。消息人士指出,普京清楚,再动员会重蹈2022年覆辙,经济压力和民意反弹太大。相比之下,冻结冲突、保留现有领土,似乎是务实选择,能让民众觉得“赢了”,保住主权。
2.jpeg

国际因素又如何影响?西方援助乌克兰武器,但特朗普上台后,2025年形势变了。你有没有注意到,特朗普多次表示能快速结束战争?2025年1月,他与普京通话,讨论停火。3月,美国推动30天停火,俄罗斯回应,但附加保留领土条件。4月,复活节短暂停火,但零星攻击继续。5月,普京提议直接谈判,无先决条件,但强调根源问题。到6月,俄罗斯提交备忘录,设定停火底线,包括保持Donbas控制。特朗普在7月施压,计划提供乌克兰武器,但同时推动土地交换。8月9日,特朗普宣布与普京将于15日在阿拉斯加会晤。你觉得这是否表明普京抓住机会,冻结战线?欧洲领导人如波兰总理图斯克警告,不能让俄罗斯挑战边界,但也承认冻结可能接近。乌克兰拒绝割让,但压力山大,泽连斯基强调领土完整。
战争伤亡如何加剧转折?俄罗斯官方少报损失,但BBC和西方情报估算,俄军阵亡超18万,伤员更多,总伤亡可能达百万。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称军方损失4.6万,但平民超1.3万。人口角度看,俄罗斯出生率历史低点,2024年赤字59.6万,战争加速衰退。你会想,普京如何维持军队?靠志愿兵和合同兵,但哈尔科夫行动显示,推进有限,仅占缓冲区。乌克兰虽损失重,但西方援助如坦克和导弹,帮助稳住防线。普京在2024年新闻会上说,前线每天有进展,但速度慢,避免大伤亡。这是否说明,他权衡后觉得现有领土够用,不值得再赌?
3.jpeg

经济层面呢?俄罗斯转向战时经济,GDP增长但依赖军工,通胀高企。西方制裁虽未崩盘,但限制技术进口。普京任命经济学家别洛乌索夫为国防部长,强化军产。你觉得这可持续吗?消息显示,普京挫败于西方阻挠谈判,但也看到机会:瑞士2024年6月和平峰会,80国参与,但俄罗斯缺席。克里姆林宫通过路透社释放信号,准备停火。特朗普推动下,2025年谈判加速,焦点是冻结战线。普京坚持保留成果,无意攻北约,这是否是理性退让?
阿拉斯加会晤前,特朗普称进展显著,但测试普京承诺。俄罗斯提议全面停火换控制现有领土,泽连斯基拒之。欧洲强调乌克兰利益,北约分歧:乌克兰想加入,但美德谨慎。你有没有想,冻结是否是普京的底线?如果成功,俄罗斯保持获利,向民众交代“胜利”;失败,继续僵持,但成本更高。战争已超三年,百万伤亡,800万乌克兰人流离。普京的转变,或许源于现实:领土够用,再打不值。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