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报道,再次暂停实施 24% 的关税 90 天。这一消息瞬间成为全球焦点,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大背景下,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
美国此番同意延长 “休战期”,实则是在多重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从谈判筹码来看,美国在经贸会谈中,曾试图以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作为谈判筹码。但中国在能源进口问题上有着自身的战略考量,且与伊朗、俄罗斯的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并非美国所能左右,这一筹码自然落空。
在贸易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意图打压中国出口。中国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美国众多高科技企业因稀土供应受限而陷入困境。据相关统计,美国众多依赖稀土的高科技企业,如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生产成本大幅上升,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停产风险。数据显示,美国相关企业因稀土供应问题,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一局面让美国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稀土 “王牌” 的威力,不得不主动寻求谈判,以缓解自身企业的压力。
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缅甸因拥有一定稀土资源,成为美国觊觎的目标。美国试图与缅甸合作开发稀土矿,从而降低对中国稀土的进口依赖。但现实情况是,全球近九成的稀土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即便美国从缅甸等国获取了稀土原矿,在加工环节也面临巨大难题。缅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完善的稀土加工产业链,无法满足美国对稀土加工的需求。相关专家分析,美国要想建立起与中国相媲美的稀土加工能力,至少需要数年时间以及巨额资金投入,这对于当下急于摆脱困境的美国来说,几乎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谈及中美关系时,毫不掩饰地用 “最大的竞争对手” 来定位中国。这短短七个字,透露出美国在经贸等问题上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尽管当前形势迫使美国在经贸谈判中选择 “休战”,但从美财长的表态不难看出,美国并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的遏制策略。在其背后,是美国国内部分政治势力妄图维持美国在全球经济、科技等领域主导地位的野心。他们不愿看到中国的快速发展,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打压中国,即便这些手段可能会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损害,也在所不惜。
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极高,双边贸易规模庞大。多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丰富了美国消费者的选择,也为美国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但近年来,美国出于政治目的,不断发起贸易战,推行 “去风险”“脱钩” 政策。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国企业进口成本大幅上升。美国零售联合会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因关税每年平均多支出数百美元。美国农业和制造业也深受其害,大量农产品因中国加征反制关税而滞销,制造业企业因供应链受阻,生产经营面临困境。
在军事领域,中国近年来海空力量发展迅速,航母、新型驱逐舰等先进装备相继列装,提升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领先于美国,让美国在军事战略布局上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在军事力量上虽仍有一定优势,但自身也面临诸多问题。美国主力战舰老旧,维护成本高昂,新型驱逐舰交付困难,导致其军事力量更新换代缓慢。在战略上,美国试图通过在台海、南海等地区的军事行动,对中国进行围堵和挑衅,但中国坚决捍卫自身领土主权,有力地回击了美国的挑衅行为。
中美关系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有着深远影响。中美合作,将为全球稳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两国携手合作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中美冲突,则会给全球带来巨大风险,贸易战引发的全球经济波动就是例证。美国试图联合盟友围堵中国,构建所谓 “小院高墙”,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不愿盲目跟随美国的步伐。中国积极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与众多国家开展务实合作,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面对美国的种种举措,中国应坚定自身立场,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外交空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在经济领域,持续推进产业升级,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扩大内需,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在科技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减少被美国 “卡脖子” 的风险。在军事方面,保持适度的军事力量发展,提升国防实力,以应对外部军事威胁。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也绝不畏惧任何挑战。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