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曼谷街头的“镜像游戏”: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谁复制了谁?

金融界 · 3 小时前
2025年8月初,曼谷暹罗天地商圈的一场商业开业仪式未及褪去热度,便被卷入舆论漩涡。泡泡玛特在此开设的泰国规模最大旗舰店,因被指装修设计高度雷同于名创优品旗下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迅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从视觉相似到资本角力
与以往产品层面的抄袭争议不同,此次风波直指门店整体设计体系:主色调搭配、空间分区逻辑、货架线条乃至氛围营造,均被网友冠以“Ctrl+V式复制”标签。
“设计巧合与风格趋同的边界在哪里?”这是舆论热议的焦点。部分网友认为,相似性已超出行业通用设计语言范畴,直指泡泡玛特存在抄袭行为;也有观点提出,潮流零售门店的设计元素本就存在共性,仅凭视觉相似性难以定论。
业内人士透露,泡泡玛特泰国旗舰店与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同为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唯想国际的项目。基于此,有声音认为,同一家设计公司在不同项目中,或许会呈现出一些风格上的延续与相似。
截至目前,双方官方回应均保持克制。泡泡玛特方面以“已关注相关争议,相关部门正在处理”为由暂不置评,但公开信息显示设计灵感源于“泰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融合创新”;名创优品则表示“相关问题已登记反馈,如果情况属实,公司会有相关部门跟进处理”
但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有“300元招募博主发布相关内容”的信息,指向部分指控帖可能涉及有组织的舆论操作。尽管该传闻未获证实,但已为这场设计争议蒙上“商战”色彩。《投资者网》也就此询问了名创优品,但截止发稿日对方暂无回应。
从法律层面看,门店设计的侵权界定存在天然复杂性。某知识产权行业律师指出,“风格相似≠侵权,关键在于能不能证明‘独创性表达’被照搬。”
从资本层面看,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截然不同。截至8月13日收盘,泡泡玛特(09992.HK)年内上涨约1.7倍,6月中旬盘中曾见283.4港元的高点,目前市盈率超100倍,市值约3700亿港元。同期,名创优品(09896.HK)股价微跌0.6%,市盈率约18倍,市值接近500亿港元。
泡泡玛特股价飙升,主因系海外收入爆发,上半年海外销售增逾4倍,欧美明星带货使Labubu系列“一盒难求”,推升公司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逾200%、净利增逾350%。但6月后部分资金趁利好兑现,股价有所回落。
名创优品缺乏现象级IP,仍以平价货为主,2025财年Q1收入同比增19%,但利润受收购永辉及可转债利息拖累下降约5%,因此股价表现相对平淡。
两种路径的东南亚交锋
争议发生在泰国并非偶然。作为东南亚经济核心市场,泰国是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全球化战略的必争之地。
从规模看,双方不在同一量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名创优品全球门店总数达7768家,其中海外门店超3000家,仅在泰国便布局57家,凭借先发优势形成密集网络。
泡泡玛特则走“精品化扩张”路线,2024年底港澳台及海外门店(含合营)为130家,2025年5月全球门店总数约507家,覆盖23个国家及地区。泰国是泡泡玛特极为重视的战略市场,2023年9月曼谷首店首日销售额超200万元人民币,此后门店持续增加,成为当地潮流消费地标。
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的扩张战略及IP运营存在显著分野,这构成了两者商业模式的核心差异。
在扩张上,泡泡玛特遵循“IP先行,文化渗透”,进入新市场前先通过线上渠道、社交媒体与潮流展会培育核心IP认知度,再以直营旗舰店打造沉浸式体验,形成“粉丝积累-线下引爆”闭环,注重单店盈利能力,如泰国首店凭借IP号召力成为网红打卡点;名创优品则奉行“渠道为王,规模制胜”,依托供应链与成本控制优势,通过直营、合伙人及代理人模式并行快速复制门店,以密集网点抢占份额,借规模效应降本,用高性价比产品覆盖广泛群体,在泰国实现从一线城市到区域市场的深度渗透。
对IP的理解与运用上,泡泡玛特是“IP创造者”,其自有及独家的IP矩阵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通过与顶尖艺术家绑定IP价值链上游,以限量发售、盲盒机制制造稀缺性,辅以主题展览等方式注入情感价值,使IP成为连接消费者的情感纽带,支撑高用户粘性与品牌溢价;名创优品定位“IP连接者”,核心策略是“借船出海”,与迪士尼、三丽鸥等全球顶级IP合作,依托供应链实现“正版授权+亲民价格”,让消费者低成本获得IP周边,虽尝试自主孵化IP,但目前营收仍高度依赖联名产品。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风险结构上:泡泡玛特面临IP生命周期管理的挑战,需持续推出新形象维持市场热度;名创优品则受制于IP授权成本与合作稳定性,核心IP合作终止可能影响产品矩阵。
中国潮玩出海的产业新篇
近年来,中国潮玩产业在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据高盛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潮玩在海外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上升至2025年的18%。这一数据彰显了中国潮玩产业正以全新姿态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中国潮玩企业积极拓展海外版图。行业第二大厂商52TOYS紧随泡泡玛特步伐,加速海外布局;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宣布未来5年将在全球新开超过1000家门店,深耕海外年轻消费群体。除企业品牌外,一些中国原创IP形象也通过跨界合作赢得国际关注。如来自上海的设计师潮玩ROBBi曾与法国高端香水品牌Creed联名推出限量款玩偶,并选择全球同步发售。
中国潮玩走出世界具有重大意义。从文化层面看,潮玩正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途径。以泡泡玛特推出的潮玩IP——拉布布为例,其在泰国深受欢迎,极大提升了品牌价值,也是我国IP全球影响力及文化软实力跃升的缩影。
在产业经济方面,中国潮玩产业的崛起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我国拥有完善玩具制造产业链,潮玩发展实现从“代工红利”到“文化溢价”跨越,为制造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树立标杆。同时,潮玩催生“粉丝经济”和“收藏经济”新模式,限量款、联名款激发消费者收藏热情,形成活跃二级市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动画学会发布的《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预计,中国潮玩产业市场规模在2026年将达到1101亿元,这片蓝海市场正成为展示“中国创造”实力的新舞台。
谁能定义消费者的“价值天平”
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一个卖“情感”,一个卖“效率”。
当你愿意为Labubu凌晨排队,买的是故事、艺术和社交货币;当你顺手把19.9元的三丽鸥联名牙刷扔进购物车,图的是触手可及的可爱。
两者看似对立,实则互补——情绪价值与性价比,共同构成了这届年轻人的“既要又要”。
设计争议终会降温,但留给行业的思考题才刚刚开始:谁能把动人的IP、好看的门店、便捷的渠道、惊喜的价格,同时放进消费者的“价值天平”?
答案还没揭晓,比赛刚刚进入加时。
本文源自投资者网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