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美专家意见少见的一致,台湾回归中国后,美国或只剩下一条路可走

刘白惜 · 5 小时前
最近几年,台湾问题闹得沸沸扬扬,大家都盯着中美两国会不会因为这个擦枪走火。没想到,美国那些国际关系专家们这次意见出奇地统一,他们觉得如果台湾回归中国,美国也没啥好慌的,顶多就继续在其他地方跟中国较劲罢了。这不是说美国就认输了,而是现实摆在那儿,军事上直接干涉太冒险,经济和外交上使绊子倒成了唯一靠谱的路子。想想看,这些专家平时各说各话,这次能达成共识,还真挺少见的。
先说说这个共识是怎么来的。美国专家们分析台湾回归中国后的局面,主要基于当前西太平洋的力量对比。中国大陆军力越来越强,导弹覆盖范围广,海军舰艇数量多,美国如果硬碰硬,损失会大到承受不起。像约翰·米尔斯海默这样的现实主义大牛,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中美对抗是系统性的,台湾只是其中一张牌,就算这张牌没了,牌局还得继续打下去。他在2025年的一些访谈和文章里反复强调,美国的目标是维持全球影响力,不会轻易让中国主导亚太地区。
1.jpeg

米尔斯海默的观点特别有代表性。他从进攻性现实主义角度看问题,认为大国之间追求权力最大化是本能,中国崛起自然会挑战美国霸权。2025年5月,他在YouTube上的一次讨论中提到,台湾回归后,美国会转向非军事手段,比如加强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他还引用历史案例,说冷战时期美国怎么对付苏联,现在就怎么对付中国,只不过战场从欧洲移到亚太。其他专家也附和这个思路,比如在Foreign Affairs杂志2025年2月的文章里,有人分析,如果中国控制台湾,美国军事上会吃亏,但可以通过盟友网络继续施压。
2.jpeg

再看看其他美国学者怎么说。像格雷厄姆·艾利森,他发明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个词,意思是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容易打起来。他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中美要避免全面冲突,台湾统一后,美国应该专注多极化世界的竞争,而不是一头栽进战争。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们在2024年11月的文章里也说,美国不追求台湾独立或统一,主要目标是保持现状,但如果现状变了,就得调整策略,继续在经济领域对抗中国。CSIS的调研显示,大多数美国和台湾专家认为,中国有能力执行封锁,但美国不会坐视不管,会用间接方式回应。
这些专家为什么这么想?因为中美对抗不是单纯的台湾问题,而是全球秩序的博弈。美国想当老大,继续主导规则,中国则推多极化,让各国都有发言权。这种水火不容的追求,让矛盾遍布经济、军事、外交各个角落。台湾回归后,这些矛盾不会消失,反而可能转移到其他地方。比如,美国已经在新疆、香港、西藏这些议题上反复炒作,2021年就开始污蔑新疆棉花生产,目的是制造舆论压力。类似的手法还用在南海争端上,美国军舰巡航,盟友跟风,试图削弱中国影响力。
3.jpeg

具体到统一后的美国策略,专家们觉得唯一路子就是“斗而不破”。意思是继续斗争,但别闹到开战。经济上,美国可以加码关税壁垒,限制高科技出口,像华为事件那样卡脖子。外交上,推动印太联盟,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会加强合作,形成包围网。军事上,虽然不会直接介入台湾,但会在周边部署导弹基地,保持威慑。米尔斯海默在2025年6月的分析中说,这种策略源于中国占据主动,美国被动防守。如果台湾当局主动寻求统一,美国下不了场;如果坚持分裂,大陆铁拳砸下来,美国介入又赢不了。
从历史看,这种共识不是空穴来风。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从接触转向竞争,特朗普时代贸易战打响,拜登继续强化。2024年,美国通过法案支持台湾军售,但专家们私下承认,这更多是姿态,不是真要打。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台湾统一会让美国失去一个前沿阵地,但可以通过菲律宾、关岛这些地方弥补。哈佛大学的一些学者补充说,美国的手伸得远,不止台湾,还包括东三省、内蒙这些边疆议题,虽然闹不大,但能制造麻烦。
4.jpeg

话说回来,这个共识也暴露了美国的一些无奈。中国台湾距离大陆才130公里,不会跑掉,几十年问题都没急着解决,现在更不会。反观美国,国内经济压力大,盟友不齐心,硬拼的风险太高。专家们在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讨论时,就提到中美体量巨大,谁输谁赢都伤筋动骨。所以,非军事手段成了首选,比如在联合国抹黑中国,培养分裂势力,提供资金和宣传。
当然,这条路走得通不通,还得看实际情况。台湾2024年选举后,国内政策焦点转移,但对大陆态度没变。中国外交部反复强调台湾是核心利益,不可逾越红线。美国专家认可这个底线,但认为统一后,美国可以炮制新问题,比如支持香港式的动荡,虽然2019年那场已经过去,但手法可以复制。智库如卡内基基金会在2024年10月的报告中,描绘了中美共存情景,建议通过对话缓解,但竞争不可避免。
5.jpeg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