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莫迪访华敲定,特朗普对华叫板,真要下手还是怕输惨赔大钱

麒元点评 · 昨天 16:43
谁能想到,握手与拥抱还在媒体镜头里热乎着,转身就进入冷战式的拉扯。新德里不少人曾把特朗普当作那个最懂印度诉求的美国总统,甚至寄望他能把美印关系往上抬一大截。理想照进现实的速度很快,碎掉的速度更快。
事情的拐点来得猝不及防。关税标签像坐上了过山车,一路飙升。美方把调门拔高,要求印度在俄罗斯石油问题上站队。莫迪的回应也算干脆,印度的能源安全不是谁一句话就能改写。双方的火药味一层层加码,直至被外界形容为分手。
1.jpeg

这一摊,摊出大新闻,莫迪宣告启动一次战略转身,目的地不是华盛顿,而是中国。时间点就摆在眼前,行程据说很快就会成行,地点是天津,上合组织峰会。七年没来,这次要来。消息冲上印媒头条,不少评论用了惊讶的语气。毕竟,这些年中印围绕边境、投资等话题的隔阂没小过,舆论场也一直紧绷。谁想到,刚被特朗普“敲打”几天,莫迪就把指针拨向了东方。
北京的回响也清晰,上合这次规格拉满,会期规模被称作创组织成立以来之最。对莫迪出席的表态很直接,欢迎。热烈欢迎。外交场上的用词摆出来,气氛已经先铺了一层。
外界很自然地把这三件事连在一起看:关税升温、俄油博弈、莫迪访华。线索一拉,逻辑不难懂。美方想用极限施压把印度从俄罗斯那头扯走,印度在能源账上算得很明白,先保自己的油桶,再谈宏大叙事。被逼得没了回旋余地,就往另一侧留出空间。把对华关系重新拿上台面,成了一个可操作的选项。多家印媒也在做类似解读,意思不难捕捉:拿中印这条线,给美国一个明确信号,印度的外交不是单向车道。
2.jpeg

特朗普那边也没闲着,莫迪行程刚定,白宫口风就紧了起来。他在面对记者时提到可能会对中国再加一波关税,话说得很硬,但听起来气有点虚。熟悉他语态的人都懂,这种调子不是没见过。早年的那一轮关税战,表面上是火力全开,落到盘面却不尽如人意。企业成本攀升,产业链重排,最后还是得找坡下、找台阶。那次经历让很多观察者看明白一件事,中国的韧性不是喊几句就能撬动的,单靠关税很难见效。现在又把旧剧本翻出来,像是在找存在感,也像在给盟友打气。可真要拉满火力,他自己心里也打鼓。美中经济链条有多深,华尔街比谁都清楚。
印度国内,情绪变化同样明显。印度外交部把话挑明了,说针对印度的指责站不住脚、不合理,还点名双重标准。美国自己在和俄罗斯做生意,却盯着印度指手画脚。这番话释放出去,网上回响挺大。新德里的圈层里,商界、能源行业、战略界都在发声,主轴只有一句:别跪。保持独立,保持筹码。印度不是被人牵着走的角色。
3.jpeg

这几年,美国把印度当成全球布局里不可忽视的一子。对冲亚洲格局、稳定印度洋通道、做技术合作的新支点……都在这张大棋盘里。美印关系的发展速度,外界都看得到,防务谈判、技术协议、贸易谈判,一条条往上叠。可这次节奏被打乱。特朗普的极限打法,短期看似强硬,长期却在冲击前任们铺了很久的盘子。你越逼,伙伴就越需要留后手。莫迪的选择,不是投怀送抱,而是让对话对象多起来,把权衡空间拉宽。
莫迪这次来中国,是否意味着要彻底调整站位。印度不结盟的传统还在,美印之间的纽带也没断。国防、科技、市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害。中印之间的分歧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化解。边境的那条线时不时就会冒出新闻,产业链的准入、App的审查、投资的审批,长期积累下来的不信任需要一步步拆。莫迪这次未必是站队,更像是一次压力下的动中求稳。给对话留口子,也给自己留后路。
4.jpeg

但效果已经显现,第一层,是地区安全的温度降了点。领导人面对面,哪怕只是多边场合边上聊几句,也比隔空喊话更有效。在天津的会场边上,如果能安排一次不设脚本的交流,谈选边风险、边境控管、经贸障碍,先把最刺耳的词拉出词典,气氛就会不一样。第二层,是外界对上合平台的观察角度会变。很多人习惯性把上合看成安全合作机制,现在看到了一个更像“减压阀”的作用场,尤其对两个大国的互动有了新的窗口。第三层,是对美国政策效果的现场检验。你把关税拧到最大,合作伙伴是否会更听话,还是会更疏离,这一次有了新的样本。
在这条线上,中国的姿态也引人注意。欢迎,强调务实,强调地区稳定,强调互利,这些词释放的信号很稳定。对中国而言,印度越是坚持独立,博弈反倒更好谈。不是靠谁的封锁打压来塑造安全感,而是拿具体议题换具体利益。比如能源通道的协同装置、边境紧急沟通机制的升级、产业链补位的清单化,这些都是政治以外的“硬货”。当这些“硬货”上了桌,舆论场的噪音就会被压住一些。
5.jpeg

很多人记得,特朗普刚上台时对莫迪的礼遇。白宫草坪的镜头温度很高,言辞里也充满“朋友”这个词。但政治是冷的。人情不可能盖过利益清单。当某些目标实现不了,或者成绩单需要新故事时,过去的拥抱就变成了背景板。印度这回算是看透了这一层。你可以谈合作,但不能把命门交出去。你可以让步,但得有对价。
朋友要经得起利用,也要经得起误解。国家间更是如此。莫迪这次迈出的一步,不会消掉所有分歧,却足以让空气不再那么紧。特朗普的那点小算盘,一旦变成其他国家调整棋路的动力,就未必还是“聪明之举”。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最怕的是只看一手,不看全局。你以为是收割,可能是送礼。你以为是示强,可能是示弱。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