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主任将访印三天,给足了印度排面,这关乎中印关系接下来的走向,然而印度国内却有人在王毅主任访印前夕、莫迪来中国前,故意使坏。
(王毅主任将访印三天,给足印度排面)
日前我外交部放出消息,应莫迪政府邀请,王毅主任将于8月18日至20日访问印度。
这访问时长可不短,满打满算一共三天。
王毅主任这次前来,是为了两件大事,莫迪需要在启程访华前,把两件事情讲清楚。
一是中印边境的撤军问题;二是莫迪到底去不去看9.3阅兵?
根据印媒的说法,王毅主任将在访印期间出席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
这是中印在2003年就设立的特别代表会晤机制,旨在寻求解决边界问题。
但是2019年,中印双方在新德里举行第22次会晤后,2020年发生了边境冲突。
此后两国在边境集结重兵,该会晤机制一度中断。
直到去年10月下旬,中印就边境巡逻问题达成协议,并且双方领导人在喀山金砖峰会会晤过后,去年12月份该会晤机制才重启,如今是第24次。
这次的会晤,重点议题之一正是双方如何在边境地区减少驻军。
(中印边境局势要想更进一步缓和,就要开始撤军)
既然中印边境局势已经有所缓和,达成了共同巡逻的协议,那下一步也该轮到减少驻军了。
毕竟只有减少驻军,双方才能加深互信,从而更进一步缓解边境局势紧张;
反之,若是两国一直重兵集结边境,那必然会引起猜疑,谁也信不过谁,从而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不过,对中印来说,在现阶段是否会达成撤军协议,又如何撤军,各自分别撤多少人?依旧是个考验。
毕竟印度方面对华始终抱有敌意。
虽然莫迪已经带头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但印度国内仍然有些杂音,就比如这次王毅主任访印前夕、莫迪即将访华前,印度国内又有人使坏。
印度反对党、国大党的领导人贾伊拉姆·拉梅什就莫迪的对华路线批评称,莫迪一直在为中国开脱,甚至为中国违背了印军的意愿。
贾伊拉姆·拉梅什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后,莫迪曾表示,没有人进入过印度的“领土”。
在拉梅什看来,这是对牺牲的20名印度士兵的侮辱和嘲弄。
二是莫迪政府同意与中国在边境脱离接触的协议,违背了印军希望维持2020年边境现状的意愿。
拉梅什表示,尽管印度军队明确希望恢复2020年4月的现状,但莫迪政府仍然同意与中国“脱离接触”。
(印度反对党抨击,莫迪一直在为中国说话)
拉梅什还提到所谓的,“中国在前阵子印巴5-7空战中援助了巴基斯坦”云云,拼命抨击莫迪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是以牺牲印度的利益为代价。
看到没有,印度国内仍然有一股强烈的反华情绪。
拉梅什抨击莫迪,一方面有印度国内政治斗争的因素;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莫迪政府长期在国内渲染反华情绪,所遭到的恶果和反噬。
当他想要缓和对华关系时,就会被这股民粹情绪绑架。
所以莫迪政府一旦松口撤军,恐怕会遭到更大的反对声浪。莫迪政府可能还要顾及国内民粹情绪,才能做出决定。
再加上,印度当前在边境部署的兵力,本就是中国的八倍。
中印若是以同等规模撤军,对我们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那莫迪政府是否会答应撤军人数多于中国呢?这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王毅主任需要在莫迪访华前,与印度方面聊好这件事情,若是双方达成共识,等到莫迪访华的时候,两国领导人也就能直接拍板敲定这事,莫迪也将带回一个重大成果。
(印度在边境部署的兵力是中国是八倍)
至于第二件大事,莫迪到底参不参与9.3阅兵,莫迪政府也要给一个准信。
莫迪已经确认会访问中国,但是迟迟没有对留下来参与9.3阅兵松口。
这次王毅主任访印,也将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晤。
所以我们也不能排除,双方在会晤期间会谈到这事。
当然我们也不一定会主动提,毕竟中方的邀请函必然已经发给所有上合成员国,而莫迪留不留下来就是他们的事了。
王毅主任此次对印度为期三天的访问,充分展现了中方推动中印关系重回正轨的诚意。
尽管印度国内存在政治杂音和民粹干扰,但双方在边境撤军、战略互信等关键议题上的磋商,将为双方改善关系奠定重要基础。
中印作为两大新兴经济体,唯有超越零和思维,妥善处理分歧,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未来双方能否在边境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既考验印度政府的政治智慧,也将直接影响莫迪访华成果的含金量。
当然对中方而言,以开放姿态推动对话的同时,也需对印度国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保持清醒认知,做好多手准备。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