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首先说明一点,依据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不可能达到光速飞行,所以这里就以无限接近光速来理解光速飞行!
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 “时间膨胀原理”:速度越快,时间就越慢。
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如果人类以光速一直运动下去就可以长生不老。这看似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推论,其实只是一种误解,不然我们就真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了。
那么,为什么时间膨胀效应不能真正的延长我们的寿命呢?我们经常提及的双生子佯谬又是怎么回事?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索这些奇妙而又烧脑的物理学问题。
比如说有一对双胞胎 A 和 B,我们设计这样一个思想实验:让 B 乘坐一艘能够无限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去外太空旅行 10 年,当 B 返回地球时,会发现地球上的 A 比自己老了好多。这一现象,乍看之下,难道不是让 B 的寿命得到了延长吗?但实际情况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在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牛顿经典力学构建的绝对时空观统治着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在绝对时空下,人们坚信时间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参考系下都是连续不断且稳定流逝的。
无论你的运动状态如何,你和我感受到彼此的时间流逝速度都是一样的。这种观念下,时空被视作万物运动的固定舞台,它只是默默承载着事物的运动,既不会参与其中,也不会受到事物运动的影响。
然而,狭义相对论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狭义相对论指出,在一个惯性系中的运动,会导致其他惯性系下的观察者看到该惯性系内的时间发生膨胀,也就是时间减慢。这里至关重要的是,相对论之所以被命名为 “相对论”,其核心就在于这个理论下的所有效应都是相对于其他观察者而言的。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时间膨胀效应,我们以光子钟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艘宇宙飞船中,在其底部和顶部各放置一块反光镜,然后发射一个光子。当宇宙飞船处于静止状态时,无论是飞船内的你,还是外部观察者,看到光子的运动轨迹都如同上图左的情形,此时,时间以正常的速率流逝,不存在所谓的时间膨胀效应。
但是,当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高速飞行时,奇妙的现象出现了。你在飞船内,由于与光子钟处于同一惯性系,看到的光子运动情况依然是上下震荡,就好像飞船根本没有运动一样,你的时间感受也一切如常,你的表会像往常一样走动,你所经历的一小时依旧是一小时。可外部的观察者看到的景象却大不相同,在他们的视角中,光子从底部到顶部,再返回底部,由于飞船的高速运动,光子需要走过更长的路径,因此会经历更长的时间。
这就导致在外部观察者看来,飞船内的时间变慢了。不过,对于飞船内的你来说,一切都和静止时没有区别,并不会因为飞船的高速运动而感觉自己活得更久,你能活一百岁还是一百岁,时间膨胀并没有真正延长你的寿命。
不仅时间上有这样的差异,在外部观察者眼中,飞船里的你动作也会变慢,就像是在播放一部慢动作电影。而在飞船内的你,依然会保持往常的生活节奏,并不会察觉到自己的动作有任何异常。
有趣的是,这种效应是相对的。反过来,飞船上的人观察地球,也会看到地球上的时间变慢。这就引发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既然双方都看到对方的时间变慢了,而各自又感觉自己跟往常一样,那么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究竟有何意义?它对任何一方难道都没有实际影响吗?
这其实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回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双胞胎 A 和 B 的例子,乘坐光速飞船外出旅行的 B 和待在地球上的 A,由于速度是相对的,A 和 B 互相观察时都会认为对方以光速远离自己。所以,A 看 B 的时间变慢了,同样的,B 看 A 的时间也变慢了,A 和 B 都觉得对方变年轻了。那么,到底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如果 A 和 B 永远不再相遇,从各自的参照系角度来看,他们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处于不同的惯性系,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评判谁的时间计量更 “真实”。然而,一旦 B 返回地球与 A 相遇,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在狭义相对论中,并非所有的观察者都能享有同等的效应,只有处在惯性系,也就是没有经过加速运动的观察者之间,才会互相享有同等的效应。
我们知道,B 在乘坐宇宙飞船远离地球的时候,必然要经历加速过程;当它返回地球时,肯定要先减速、掉头,然后再加速回来。在这些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B 所处的参考系就不再是一个惯性系,也就不能再简单地套用狭义相对论中惯性系间的同等效应。
而一直待在地球上的 A,其所处环境近似于惯性系(忽略地球自转、公转等微小的非惯性因素),所以 A 的观察和判断是符合狭义相对论的。也就是说,等 B 回来的时候,B 确实会比 A 年轻。那么,B 比 A 年轻多少呢?我们可以通过洛伦兹变换公式来计算: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就能精确计算出 B 返回地球时,与 A 之间的时间差。
从更宏观的宇宙尺度来看,现今宇宙处于加速膨胀状态,那些以接近光速远离我们的遥远星系,我们观察这些星系时也会观测到相对论效应。同样,如果这些星系上存在外星人,他们观察我们地球,也会看到类似的时间膨胀现象。但实际上,我们彼此都没有真正相互影响到对方的生活,大家还是各自按照自己所在参考系的时间节奏,过着正常的生活。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惯性系。
对于非惯性系,就需要用广义相对论来进行诠释。不过,通过巧妙地利用参照系的不断变换,在一定程度上仍可以用狭义相对论来理解非惯性系中的物理现象,只是过程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更深入的数学推导和物理分析。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于相对论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和突破,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时间、空间与运动的奥秘。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