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深度科普: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是如何产生如此多物质的?

宇宙怪谈 · 昨天 01:20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对星系的深入观测,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星系的光谱普遍存在红移现象,即光线的波长变长,频率变低 。这一现象表明,星系正在快速地远离我们,且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快。
1.jpeg

哈勃的这一发现,为宇宙膨胀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观测基础,也成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诞生的关键契机。
在此之前,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于 1927 年就提出了宇宙起源于一个 “原始原子” 爆炸的假说。他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极端高温、高密度的点,之后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物质开始向四周扩散,宇宙也由此开始不断膨胀。但在当时,这一假说缺乏足够的观测证据支持,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哈勃发现宇宙膨胀现象,勒梅特的假说开始得到更多人的重视。
1948 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在勒梅特和哈勃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他提出宇宙起源于一个高温、高密度的 “原始火球”,在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经历了剧烈的膨胀和冷却过程,各种基本粒子逐渐形成。
2.jpeg

随后,在引力的作用下,物质开始聚集,形成了恒星、星系等天体,最终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伽莫夫还预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这一预言在后来被观测所证实,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除了哈勃定律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中元素的丰度也是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重要证据之一。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在早期高温高密度的状态下,通过原初核合成过程形成了氢、氦等轻元素。而观测结果表明,宇宙中氢和氦的相对丰度与理论预测相符,这进一步印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正确性。
在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框架中,奇点被认为是宇宙的初始状态,是一切的起点 。
这个奇点具有一些超乎想象的特性,它的体积无限小,甚至可以被看作是没有体积的一个点,却蕴含了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因此其密度无限大,引力也无穷大,时空曲率更是达到了极限。在奇点处,现有的物理定律全部失效,我们无法用常规的物理学理论来描述它的状态。
关于奇点的形成,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理论解释。一些科学家认为,奇点可能是由宇宙中的物质在极端条件下坍缩而成。在宇宙的早期,物质分布可能非常不均匀,某些区域的物质密度极高,在强大的引力作用下,这些物质不断向中心坍缩,最终形成了奇点。
3.jpeg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奇点可能与量子力学中的真空零点能有关。根据量子力学的观点,真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量子涨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量子涨落可能导致能量的集中,从而形成了奇点。
尽管奇点的存在和特性充满了谜团,但它在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是这个神秘的奇点,在大约 138 亿年前发生了剧烈的爆炸,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和物质,开启了宇宙的演化历程。
从奇点爆炸的那一刻起,时间和空间开始形成,宇宙进入了一个快速膨胀和冷却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基本粒子逐渐产生,它们相互作用、结合,形成了原子、分子,进而构成了恒星、星系等天体,最终演化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宇宙。
当我们深入探究宇宙大爆炸理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浮现出来:奇点中包含的物质原材料究竟来自哪里?
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超出了其研究的范畴。现代物理学的所有理论,都是基于宇宙爆炸之后的自然规律建立起来的,而这些规律在解释宇宙爆炸之前的因果关系时,显得无能为力 。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牛顿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理论,它们在描述宇宙爆炸后的宏观和微观世界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当我们试图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宇宙爆炸之前的奇点状态时,却发现它们根本无法适用,所有的物理定律在奇点处都变得失效。
这就好比我们用一套适用于地球表面的交通规则,去解释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轨迹,显然是行不通的。奇点的状态是如此的极端,它的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引力无穷大,这些特性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截然不同,也超出了现有物理学理论的解释范围 。
4.jpeg

在人类的认知中,因果关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我们习惯于寻找事物的起因和结果,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背后的原因。这就是哲学家叔本华在 “论充足理由的四重根” 中所阐述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事物只要无限追问,必然要寻找到那个没有因果的根源为止 。然而,在宇宙起源这个问题上,这种因果观却遭遇了困境。
以奇点为例,我们可以追问奇点是如何产生的,它的物质原材料来自何方。但即使我们假设奇点的物质来自另一个高维度宇宙,那么我们又会面临新的问题:高维度宇宙又是怎么来的?它的物质又是从何而来?如此不断追问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尽头,因果观在这里失去了它原本的效力 。
在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深入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不已的谜题 —— 正反物质不对称 。
根据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在宇宙大爆炸之初,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存在,在极高的温度和能量条件下,光子可以通过成对产生的过程,转化为粒子和反粒子对,比如电子和正电子、质子和反质子等 。这意味着宇宙爆炸之初,正反物质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
5.jpeg

当粒子和反粒子相遇时,它们会发生湮灭反应,相互抵消并释放出能量。按照这样的理论,宇宙中的正反物质应该会完全湮灭,最终只剩下能量,而不会有物质留存下来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
然而,现实却与理论预测大相径庭。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中,天体、星系乃至我们人类自身,都是由正物质构成的,反物质的踪迹却极为罕见 。这表明在宇宙演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某种特殊的事件,导致了正反物质的不对称,使得正物质得以留存并主导了宇宙的物质构成。
6.jpeg

科学家们推测,可能存在一种未知的机制,触发了正反物质对称性的瞬间破缺 。这种破缺使得在某些特定的物理过程中,产生正物质的几率略微高于产生反物质的几率。虽然这种差异在单次事件中极其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宇宙的巨大尺度和漫长时间里,这种微小的差异逐渐累积起来,最终导致了正物质的大量残留,而反物质则几乎被完全湮灭 。
至于这种未知机制究竟是什么,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确凿的答案。一些理论模型提出,可能与中微子的特殊性质有关。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极小的基本粒子,它可能是自己的反粒子,即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是同一种粒子 。
7.jpeg

在早期宇宙的高温高密度环境中,中微子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了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此外,一些超出标准模型的理论,如超对称理论、大统一理论等,也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正反物质不对称的现象,但这些理论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来验证 。
为了突破宇宙大爆炸理论在解释奇点和物质起源等问题上的困境,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理论和假说,其中泡泡宇宙模型备受关注 。泡泡宇宙模型是一种基于宇宙暴涨理论的多宇宙理论,由美籍俄裔科学家安德烈・林德于 1983 年提出 。
该理论认为,在宇宙大爆炸的极早期,存在一个极其短暂的暴涨期,大约每隔 10⁻³⁴秒,宇宙的尺度就会扩大 1 倍 。这种迅猛的暴涨使得宇宙原有的各种不均匀性被快速抹平。
按照这一理论,我们的宇宙或许是在一个早已存在的 “元宇宙” 中的一个高强度能量场不断膨胀而来的产物 。在元宇宙中,存在着众多类似的高强度能量场,它们都有可能同时或先后膨胀,从而孕育出不同的宇宙 。
8.jpeg

这一情景就如同在一口正在熬胶的大锅中,会有许多泡泡同时不断地冒出来 。每个泡泡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宇宙,这些宇宙之间相互隔绝,彼此无法直接接触 。而且,不同的泡泡宇宙可能拥有各自独特的物理法则,甚至基本常数也可能大相径庭 。这意味着在某些宇宙中,我们所熟知的物理现象或许根本不存在,生命也可能以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奇特方式存在 。
在宇宙暴涨时期,不同的泡泡宇宙有可能发生相互碰撞 。这种碰撞可能会在我们的宇宙中留下独特的 “伤痕”,比如某些异常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些异常辐射或许就是泡泡宇宙碰撞的遗迹 。虽然目前的观测数据还无法有力地支持这一碰撞理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或许能够探测到这些细微的痕迹,从而为泡泡宇宙模型提供更坚实的证据 。
尽管泡泡宇宙模型为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中的一些难题 。
然而,它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未解之谜。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这些泡泡宇宙究竟来自何处?它们又是如何诞生的?如果说我们的宇宙源于其他泡泡宇宙的撞击,那么那些泡泡宇宙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从科学角度来看,尽管宇宙大爆炸理论已经得到了众多观测证据的支持,但它仍然无法解释奇点的初始条件以及物质原材料的来源 。我们现有的物理学理论,无论是牛顿力学、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都是建立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自然规律之上的,这些理论在描述奇点和宇宙创生初期的极端条件时显得力不从心 。
例如,在奇点处,物质的密度和能量的强度达到了无穷大,时空的曲率也变得无限大,这使得现有的物理方程无法给出有意义的解 。而且,由于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也难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各种关于奇点和物质起源的假设,这进一步增加了科学研究的难度 。
哲学在面对宇宙起源的问题时,同样陷入了困境 。
9.jpeg

哲学中的因果律和本体论等概念,在解释宇宙的终极起源时遇到了挑战 。按照因果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原因,但是当我们追溯到宇宙的起点时,却发现似乎存在一个没有原因的初始状态,这与因果律的基本原则相冲突 。而本体论试图探讨存在的本质和基础,但对于宇宙起源这个问题,我们很难确定宇宙的本体究竟是什么,是物质、能量还是某种超越我们理解的存在 。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观点和理论,但这些观点往往缺乏实证依据,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 。
宇宙起源的问题类似于哲学本体论的终极命题,它涉及到存在的根本问题,是人类对宇宙本质的追问 。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观测手段都存在着局限性 。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就如同身处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很难从外部视角来审视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
然而,正是这种未知和不确定性,激发了人类不断探索的欲望 。尽管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完全解开宇宙起源的谜题,但每一次的探索和思考,都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宇宙和自身的存在,这也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意义所在 。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