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国家分为3类:以色列(犹太民族)、伊朗(波斯民族)和其他国家(阿拉伯民族)。
●两伊战争(1980-88年):1979年2月,伊朗发生政变,亲西方政权被推翻。80年9月,为夺取争议领土、打击伊朗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伊拉克偷袭伊朗。先是伊拉克攻入伊朗境内,后伊朗反攻入伊拉克,最后伊拉克收回失地。战后,两国分界线不变。战争期间,美、苏支持伊拉克,中国卖军火给双方(单87年一年,出口额就达40亿美元,至今没有超越)。
●美伊关系。伊朗政变后,美国接受退位国王逃难,引发人质危机(伊朗学生占领美驻德黑兰大使馆,劫持52名人质达444天,最终释放)。美国开始对伊实施孤立和制裁政策。两伊战争期间,美国支持伊拉克的同时,仍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伊朗门事件)。1988年,美军巡洋舰误将伊朗客机击落,导致290人遇难。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飞机赴伊朗避难,被扣留。战争后,伊朗间接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装。97年,伊改革派总统哈塔米上台,欲改善与美关系,遭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反对。9.11事件后,美将伊列为“支持恐怖活动最积极的国家、邪恶轴心”,美伊关系再度紧张。02年,由一个流亡组织披露,伊朗核计划曝光。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对伊实施制裁的两个决议。伊朗被制裁期间,在国际上与中(90%的石油都销往中国)、俄交好,在中东地区与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建立联系。在国内则强调自力更生发展经济和军事,特别是发展导弹技术等提高战略威慑能力。03年,总统哈塔米通过瑞士向美发出邀请,愿就核武、恐怖主义等议题对话,但遭布什政府拒绝。05年,强硬派总统内贾德上台,缓和机会彻底消失。13年,保守派总统鲁哈尼上台,奥巴马政府开启美伊直接谈判,并最终与中、英、法、俄、德共同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限制伊铀浓缩换取制裁解除。然而,18年特朗普政府宣布单方面退出,重启全面制裁。19年,为报复英国扣押本国油轮,伊在波斯湾扣押英国油轮。美增兵波斯湾,双方剑拔弩张。同年底,美在伊拉克军事基地遇袭,美指控是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组织所为。20年1月,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马尼刚到伊拉克,就被美无人机炸死,美称其正策划袭击。伊随后报复性袭击驻伊拉克美军基地。
●伊以冲突。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引发后者强力军事反击,重创伊朗在加沙地区的代理人势力,包括哈马斯和真主党。24年3月,中俄伊联合军事演习。25年,特朗普连任后,任命房地产大亨威特科夫为中东特使,与伊重启核协议谈判,未果。6月13日凌晨,以色列突袭伊朗境内核设施和军事目标,炸死伊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福尔道等地核设施遭袭。当晚,伊对以发起“真实承诺3”军事行动。21日,美军空袭伊朗三处核设施。在卡塔尔的调解下,24日,伊以停火,双方各自宣告取得胜利。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