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大国梦碎?俄罗斯真正的问题是它既不是沙俄,也不是苏联

南宫钦 · 5 小时前
俄罗斯这个国家,总让人觉得它在历史里转圈子,沙俄时代扩张土地,苏联时候输出革命,现在呢,普京想把这些旧东西拼凑起来,结果搞得自己进退两难。说白了,俄罗斯的问题不是打仗输赢,而是它根本搞不清自己是谁。
沙俄是帝国,靠征服周边活得风生水起;苏联是联盟,靠意识形态管着一堆共和国。可现在俄罗斯联邦,既没沙俄的绝对控制力,也没苏联的全球号召力,就这么卡在中间,梦想要当大国,现实却处处碰壁。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丢了东欧卫星国,经济一塌糊涂,人口还流失严重。普京上台二十多年,喊着复兴口号,修雕像、打仗、控媒体,可这些东西治标不治本,国家认同感还是碎成一地。
西方看它像个老帝国主义者,周边国家怕它再吞并,国内少数民族闹自治,精英们还沉迷旧地图。这是深层身份危机,俄罗斯得面对自己不是从前那个样子了。
1.jpeg

历史遗留的包袱:沙俄和苏联的影子挥之不去

俄罗斯的历史就像一本厚书,沙俄部分讲征服,苏联部分讲控制,现在翻到新页,却总想抄旧内容。沙俄从1547年伊万四世称帝,到1917年被推翻,370年里打了37场大战,半数以上是为了出海口。
波罗的海、黑海、克里米亚,这些地方是命根子,因为地广人稀、内陆闭塞,不抢水域就没法贸易和防御。彼得大帝建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二世打土耳其,亚历山大一世占波兰,这些都是地理压力逼出来的进攻策略。
沙俄的逻辑是主动出击、避两线作战,版图从280万平方公里扩到2280万。苏联换了包装,但内核没变。1917年十月革命后,列宁建苏维埃,斯大林搞集体化,东欧成缓冲区,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北约。
苏联不是单纯帝国,而是用革命旗帜裹着中心-边缘结构,俄罗斯当老大哥,其他共和国听调遣。民族政策表面平等,实际大俄罗斯主义作祟,强制俄语,压制地方文化。
2.jpeg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辞职,15个共和国散伙,俄罗斯联邦继承主体,但丢了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关键地带。
解体不是意外,苏共内部腐败,民族矛盾爆发,波罗的海三国先闹独立,东欧剧变推波助澜。俄罗斯精英们把这当成世纪灾难,普京公开说过,苏联崩盘是20世纪最大地缘悲剧。
他想串起沙俄、苏联和现在,拍纪录片《俄罗斯:最新历史》,亲自出镜讲连续性。可现实呢,俄罗斯联邦有85个主体,23个共和国,少数民族占20%,鞑靼人、车臣人、巴什基尔人都有自治诉求。
中央垄断权力,议会橡皮图章,司法不独立,这套体系既没沙俄的沙皇权威,也没苏联的意识形态黏合剂。结果,国家像个拼盘,边疆不稳,中央靠“共同敌人”维稳。
普京的政策继承了帝国思维,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喊历史正义,实际是抢黑海出海口。可西方制裁跟上,卢布贬值,经济断链,这不是沙俄时代能比的。
那时候没全球规范。现在主权国家秩序下,俄罗斯的旧玩法行不通,身份危机就这么暴露了。它想当帝国,却没资源;想当民族国家,又没共识。
3.jpeg

普京的平衡术:国内稳固与对外扩张的拉锯

2000年普京上台,第一件事是稳住局面。叶利钦时代寡头横行,地方割据,他用安全局老同事重塑秩序。财政靠油气出口,媒体控得死死的,选举成走形式。
2008年打格鲁吉亚,2014年克里米亚,2015年插手叙利亚,2022年对乌克兰动手,这些仗节奏连贯,目的说服民众:俄罗斯还在扩张,还在领导,没沦落到后苏联时代。可内核是帝国逻辑,谁说俄语谁就是潜在领土。
2022年特别军事行动启动,议会、媒体、军队齐动员,旗帜是保护俄罗斯族群。初期支持率高,民众觉得在恢复边界。可时间一长,伤亡累积,经济压力山大。
西方制裁让工业链断,进口零件没了,军工成支柱产业,失业率压到2.2%,中产靠军费吃饭,GDP暂时止血。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通胀上行,储备耗尽。
普京的平衡术是双刃剑,一手抓国内饭碗,一手翻帝国地图。反对派消失,媒体成宣传栏,学校上历史复兴课。可俄罗斯政体称联邦,实际中央独大,少数民族政治空间小。
精英们有帝国认知惯性,习惯边界可变、中心扩张,可全球拒绝旧地图。内部认同难整合,边疆民族不认账,外部制裁不松口。普京想走历史连续性路,脚踩彼得大帝靴子,手握列宁符号,可桥板不稳,对岸看不清。
叙利亚干预保住海军基地,但消耗巨大;乌克兰战争撕开结构问题,社会开始脱敏,爱国教育成惯性。俄罗斯成了外战保内政的实验场,打边界稳权力,可矛盾没少,只是被战争封住了。
普京不承认失败,继续喊强国,可现实是外交孤立,盟友东边守不住,西边打不下。经济靠军火吊命,关系靠吵架维稳,这套玩法让俄罗斯更像个找不到剧本的演员。
4.jpeg

身份错位的代价:战争动员下的社会裂痕

俄罗斯要当强国,却没清晰国家定义。帝国靠组织系统,民族国家靠认同系统,它两头不沾。沙俄模式打天下,苏联模式控人心,现代国家靠制度和共识。
普京的俄罗斯没抛开帝国包袱,也没穿上民族国家衣服。联邦构造复杂,民族自治与中央控制交错,东南压制需“共同敌人”统一口径。乌克兰战争的动因就是把民族归属讲成国家统一。可战争初期高支持,时间拉长,伤亡和经济压力让社会麻木。
军工经济止血,但法治、媒体、独立机构失效。俄罗斯像失速发动机,方向盘抓过去,车头撞现在。问题出在精英的帝国惯性,他们拒承认旧模式行不通。外部世界不认旧边界,内部民族难融。没苏联制度输出,也没现代共识机制。
5.jpeg

俄罗斯政体形式联邦,实质垄断,共和国无真主权。少数民族能见度低,议会总统不对称。基本机制缺位:司法独立、政党竞争、公民认同。
战争强化裂痕,2022年后,制裁让增长放缓,失业升,军费占GDP高位。普京调整内阁,任命国防部长推军工,可经济滞胀风险大。
外交上,亚洲合作难破孤立。内部稳定靠动员,媒体正面报道,学校历史课讲荣耀。可社会压力累积,医院伤员多,工厂招聘难。
俄罗斯的困境是认同错位、制度半断、战争强化、外交孤立。当国家不知该成什么样,就会试着重活过去,哪怕那是幻影。普京的政策加剧这点,他想复兴,却让梦碎。
俄罗斯既不是沙俄,也不是苏联,正卡在夹缝,自我催眠成伟大复合体。可现实是,扩张梦带来制裁墙,身份危机让统一难。未来呢,不定性大,得看怎么脱旧影子。
6.jpeg

走出夹缝的挑战:俄罗斯需面对新现实

俄罗斯的问题根深蒂固,历史心理让它总焦虑。苏联遗产过滤后,遗留沙俄内容和大哥观念。三色旗和苏联国歌混用,普京靠这维持合法性。可新帝国综合征让它向沙俄靠拢,内外政策相似:扩张、控制。
当代世界变了,主权规范严,俄罗斯的特殊主义路径行不通。国际法观里,自决权不是它的问题,可分裂主义闹腾。独联体一体化中,俄罗斯因素强,但文化差异限深融。苏联文化非民族文化,俄罗斯化表面化。
普京的语境下,俄罗斯在帝国和民族国家间走钢丝。文明国家讨论想论证它跟其他大国同类,可实际难。苏联解体结束冷战,两极格局瓦解,雅尔塔体系崩。俄罗斯需重构身份,抛旧包袱。可普京的平衡术让困境双重:国内稳与扩张拉锯。
历史观教训是,否定过去导致混乱,苏共推翻自己历史酿大祸。现在俄罗斯在历史恩怨外,被西方嫌弃,因嗜土成性、核武不安。民族、文化、宗教不一致,难融西方。
俄罗斯的出路是承认自己是现代联邦,建共识机制。可目前战争泥沼,经济风险升,普京仍掌权,梦碎迹象明显。身份危机让它既非沙俄也非苏联,真正问题是找准定位,不然大国梦继续碎。
7.jpeg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