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19日报道台湾《中国时报》8月18日发表社论《“终战”史观无法撼动台湾历史定位》。
社论指出,8月15日,赖清德透过脸书表示,二战最宝贵的教训是:“团结必胜、侵略必败,在终战纪念日的这一天,大家更应该省思这段惨痛的历史。”由于赖清德只提“终战”不提“抗战”,让人分不清台湾是属于战胜国还是战败国,连带台湾地位遭到混淆,台湾的身份与认同也发生歧异。而这正是“台独”主张者一贯引用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然而,台湾的身份毋庸置疑,原本就是属于中国。1895年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行掠夺台湾的土地。1945年中国经历抗战,并以战胜国的身份收回台湾,这原本就是光复台湾,并非接收日本的领土。
社论指出,“国史馆”从8月起举办一系列“抗日战争纪念”的台湾史讲座,却用“中日战争结束与终战接收”的名称,表面上是以中性语汇来陈述战后台湾地位的归属,实质上却表露出民进党与“台独”主张者的恋殖现象。
赖清德宁愿使用“终战”,也不肯说“抗战”,这种充分流露出维护日本统治台湾正统地位的想法,就是后殖民意识在作祟。
社论指出,诸多史实证明,中国经过抗战打败日本后收复台湾,台湾并非无主地,它从来就是属于中国,并无任何疑义。
民进党为了“台独”意识,不承认中国抗战胜利的事实,刻意切割台湾和中国的关系,这才可能丢掉台湾的主权归属。
社论最后指出,“终战”是个乖谬事实且违背民族利益的史观,赖当局和民进党应该从错误的史观中走出来,正视台湾的地位。
内容来源于联合早报网首页官网,网友投稿 |